第J02版:基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6月06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货基收益率均值破2%,做好配置“心不慌”

  据wind数据,截至5月26日,全市场共有559只货币基金(按不同份额分开计算)近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平均值为1.74%。对于很多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而言,近期市场“资产荒”感受明显,但办法总是比问题多,在兼顾需求和收益前提下,做好了资产配置也可使得“心不慌”。

  2022年以来,国内资金面持续宽松,DR007、R007均维持在1.8%以下;从交易层面来看,疫情好转叠加政策发力信号积极,市场对于“宽信用”的担忧持续存在,配置资金聚焦于短端,进一步推动短端利率下行。

  货币基金表现与短端利率变动亦步亦趋,收益率持续下行。长期趋势而言,货基收益率低位徘徊或是常态。一方面,货币基金在投资范围上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约束,如杠杆率、债券剩余期限等,约束的背后是收益预期的下调;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的下行决定了利率长期下行的趋势。

  对于基本的闲钱理财需求而言,核心在于要兼顾好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在前几年的时光里,货币基金成为了不二之选,但随着货币基金收益率的下行,或可以寻求新的选择。

  在这样的背景下,短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成为很多投资者的“新进宠儿”,这类基金产品在投资上的约束比货币基金小,同时也能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以短债基金为例,投资范围上,可以投资常规债券中风险较低,久期较短、波动较小的债券,而货币基金对债券的期限和信用评级要求更高;杠杆率上,短债基金最高可达140%,而货币基金不得超120%。更宽松的投资范围对应更高的收益预期,当然也意味着相对更高的收益波动性,但短债的久期较短,也能较好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因此,短债的风险特征高于货币基金,但收益有更好的延展性。

  资产配置是投资市场里唯一的免费午餐:一边是习惯的理财工具收益率持续下行,另一边是通胀在悄悄侵蚀财富,近10年国内M2年均超GDP增速为4%,近12年牛肉价格年化上涨8%。当前市场火热的“固收+”产品,背后运用的便是资产配置的原理。历史数据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以偏债混合基金和二级债基为例,自2005年以来,截至今年1季度末,年化收益在9%以上,而从收益净值曲线看,过程相较于股票市场平稳很多,真切诠释了“行稳致远”,也满足了大多数投资者对收益性和稳定性的双要求。

  资产配置的出发点是长期思维,不必纠结于短期的市场。如果非要探讨当下的意义,那么,这是开始准备午餐的黄金时点。当前股票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对于资产配置而言,“向权益要收益”渐行渐近,对于很多想初步尝试资产配置的投资者而言,是个不错的旅程开启时点。

  

  (内容来源于富国策略团队,数据来源于wind,时间截至2022年5月26日。)

  —CIS—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