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5月31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改革 东北国企打造发展新引擎
● 本报记者 宋维东

  日前,大连市召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旨在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系统性重构,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收官。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国有经济在东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三省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积极转变思想,调整思路,以战略谋划、长远视野、巨大耐心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摆脱长期以来对政策等路径的依赖,打造发展新引擎,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 本报记者 宋维东

  深化国企改革

  作为东北三省经济“领头羊”城市,大连近年来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

  “从大连市国资国企现状看,资产规模小、布局较分散、盈利能力弱、缺乏竞争力,不能适应新时代振兴发展需要,对市属国企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尤为迫切、至关重要。”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尹卫军说。

  根据规划,重组完成后,大连市属国企将由现在的35户精简到21户,形成功能定位清晰、主责主业突出、治理结构完善、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格局。大连市力争到2024年培育1至2家资产规模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2至3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集团,新增2至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批行业竞争力强、综合实力领先的国有骨干企业蓬勃生长。

  东北地区国企比重较高、基础好。在过往发展中,东北国企在诸多领域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发展阶段,国企要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显著的发展新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要有新作为。近年来在各方积极支持下,东北国企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积极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认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今年4月中旬,黑龙江省国资委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在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窗口期’,按照‘三个时间节点’要求,连续开展三轮‘十周攻坚战’,是完成全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破解改革难题的必要手段,是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前奏序曲。”黑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智奎表示,全省国资国企要抓住“窗口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加大改革力度,提升改革质效。

  吉林省在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中,针对新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巩固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领域的主力军作用,增强国有资本对重要产业的孵化、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省属国企“万亿产业有声音、千亿产业有身影、新兴产业有支撑”目标。

  同样,工业大省辽宁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大量实质性突破。全省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透明,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改革效应持续显现

  5月底的鞍山,凉爽宜人。这座因钢而立、因钢而兴的城市,随处可见各种“钢元素”。作为全国特大型钢铁企业,鞍钢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也经历过市场经济环境下体制机制不活等原因造成的发展困境。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成为鞍钢必须要走的路。近年来,鞍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力推动各项改革。

  2020年12月23日,鞍钢与鞍山市政府签署协议。鞍钢111家厂办大集体企业股权正式划转到鞍山市政府,作为独立市场主体成为新的地方国企。这家老国企彻底告别了拥有厂办大集体企业的历史。

  2021年8月20日,鞍本重组正式启动。辽宁省国资委将所持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给鞍钢集团,本钢集团成为鞍钢集团控股子公司。重组后,鞍钢粗钢产能达到6300万吨,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仅次于中国宝武位居国内第二,同时也成为世界第三大钢铁企业,行业话语权和主导权不断增强。

  2021年10月15日新本钢正式揭牌,至今年4月15日,整合半年目标任务按既定计划顺利完成。“鞍本重组是一项‘六措并举’的综合性改革,包括鞍钢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本钢51%股权无偿划转、本钢债转股、本钢混改、鞍本整合融合及本钢市场化改革。”鞍钢集团总法律顾问、鞍本整合融合推进工作组组长计岩说。

  鞍本重组整合融合以来,本钢也实施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鞍钢集团本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维表示,重组后在鞍钢集团的领导和组织推动下,迅速形成了“1+2+N”改革方案,全面启动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成果,体制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瘦身健体取得阶段性进展,机制改革实质性推进。

  “1+1>2”的重组效果已经显现。今年一季度,鞍钢集团利润总额、净利润、铁精矿产量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主要指标在中央企业和钢铁行业排名前列。

  同样,大连市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也把企业战略性重组作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我们明确了以服务大连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为方向,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原则,顶层谋划,明确企业功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系统推进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大连市国资委主任曹德军说。

  为此,大连市将围绕农业渔业、文旅、体育、城市建设、重工装备、公共交通建设、洁净能源、康养、科技等产业组建9户企业集团,围绕国有资本管理和金融资本投资组建2户运营公司。

  东北地区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中,还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沈阳市坚持将混改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原则上竞争类国企全面放开股比限制,形成了包括中兴商业、东北制药等在内的改革样本。通过混改,企业市场意识不断增强,经营效益持续改善,员工收入及福利水平进一步提升。

  当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东北三省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激发各类要素活力。经过前期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改革成果不断涌现,改革能量不断聚集,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提升主业竞争力

  在东北国资国企改革中,无论央企还是地方国企都将做强做精主营业务摆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开拓市场,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一重集团、北大荒集团、哈电集团、中国一汽、吉林化纤集团、辽港集团等一大批企业,积极推进改革,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做强做优主业,提升行业地位,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对重要产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佳电股份是哈电集团旗下唯一A股上市平台。作为我国特种电机的创始厂和主导厂,佳电股份曾创造过多个“第一”。

  同不少老国企一样,在新的市场大潮之下,受制于体制机制不活、管理缺位、行业下行、市场竞争激烈等综合因素影响,佳电股份前些年发展一度面临巨大困难,2015年至2016年连续两年亏损。

  在哈电集团领导下,一场瘦身健体、固本培元的改革在佳电股份全面展开。作为这场改革的“施工队长”,佳电股份董事长刘清勇态度坚决、意志坚定。“我们必须啃下改革这块‘硬骨头’,才能实现重生与再造。公司正是因为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才达到了‘以改促变、以变促通、以通促活’的目的。”刘清勇说。

  佳电股份对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人员激励、日常管理、产品质量、科技创新等实施了系统性改革。改革后,公司组织架构精简高效,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实用,正向激励措施得到贯彻,全员经营活力充分激发,企业快速“回血”。此后年份,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改革成效进一步凸显。

  卓有成效的改革让公司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有了更强底气。一直以特种电机为主导产品的佳电股份,近几年进一步聚焦主业,不断做优主导产业,做强以核电、高端屏蔽电机、主氦风机等为主的优势产业,做大以永磁电机、变频一体机、风电装备用电机等新产品业务及现代制造服务、远程在线检测诊断、智慧电机等为主的引导产业,推动产品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当前,‘双碳’目标及产业升级都为电机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刘清勇表示,公司将以深化改革为契机,更好地聚焦特种电机领域,面对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痛点,着力提升产品档次和品质,将公司打造成世界一流特种电机制造和服务企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