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5月12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4月CPI同比涨幅重回“2时代”
未来料温和上涨
● 本报记者 倪铭娅

  ● 本报记者 倪铭娅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4%。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0%,环比上涨0.6%。

  业内人士表示,受国内疫情扰动、海外输入性通胀等因素影响,4月CPI同比和环比涨幅均有所回升。在保供稳价效应下,PPI同比和环比涨幅均有所回落。展望下阶段,受供给冲击和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CPI同比料温和上涨。

  食品和能源扮演CPI推手

  4月CPI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回升。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4月CPI温和上涨,主要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

  从同比看,4月CPI上涨2.1%,比3月CPI1.5%的涨幅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涨幅由负转正。4月食品价格由3月下降1.5%转为上涨1.9%,影响C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涨幅与3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1.78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4月C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受能源、食品价格短期波动扰动。首先,局部散发疫情导致部分商品物流成本上升,同时,部分居民增加消费品储备,推动果蔬等商品价格上涨;其次,国内猪肉供需关系趋于平衡,猪肉价格触底回升。此外,能源价格走高提高居民出行成本,去年低基数效应也推动价格涨幅扩大。

  值得关注的是,4月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和水电燃料价格同比涨幅较大。“反映出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加大,价格从上游向下游传导。”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保供稳价促PPI涨幅回落

  4月PPI同比和环比涨幅双双回落。董莉娟说,4月份,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但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保供稳价决策部署,PPI同比和环比涨幅均有所回落。

  统计数据显示,保供稳价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4月价格涨幅回落的有22个,比3月增加1个。

  对于PPI后续走势,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未来PPI可能延续总体回落态势,同时要谨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翘尾因素持续回落有望拉动PPI同比进一步下行。红塔证券发布的报告指出,去年5月PPI同比上涨9%,形成较高的比较基数,预计今年5月PPI同比涨幅会继续回落。

  温彬表示,在去年基数逐渐升高的背景下,预计未来PPI同比涨幅将呈现趋缓特征,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仍然形成输入性通胀压力,下阶段需进一步实施好保供稳价举措,畅通物流运输,稳定国内物价水平。

  物价或保持温和上涨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或继续呈现温和上涨势头。(下转A02版)

  从同比看,4月CPI上涨2.1%,比3月CPI1.5%的涨幅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涨幅由负转正。4月食品价格由3月下降1.5%转为上涨1.9%,影响C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涨幅与3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1.78个百分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