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6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9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董事会六届十四次会议于2022年4月28日以书面传签方式审议通过了《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会议应参加表决董事18人,实际参加表决董事18人。

  ●公司董事长金煜、行长朱健、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财务部门负责人张吉光保证本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除特别说明外,本季度报告所载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为本集团合并数据,均以人民币列示。“本集团”是指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千元

  ■

  注: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证监会公告〔2010〕2号)计算。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人民币千元

  ■

  注: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公告〔2008〕43 号)计算。

  (三)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变化幅度超过30%以上的情况、原因

  报告期内,上述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与上年度期末或上年同期相比增减变动幅度未有超过30%的。

  (四)资本充足率

  单位:人民币千元

  ■

  注:本集团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采用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加权资产,采用基本指标法计量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五)杠杆率

  单位:人民币千元

  ■

  (六)流动性覆盖率

  单位:人民币千元

  ■

  (七)资产质量

  单位:人民币千元

  ■

  注:尾差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二、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

  注:

  1、报告期末,前十名普通股股东与前十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及其持股情况一致;

  2、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BANCO SANTANDER,S.A.)持有公司股份929,137,290股,占公司总股本6.54%,其中8,479,370股份代理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名下,占公司总股本0.06%;

  3、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26,211,240股,占公司总股本3.00%,其中42,635,320股份代理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名下,占公司总股本0.30%;

  4、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是以名义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股票的机构,其中包括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沪股通股票。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所持公司股份,包括代理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分别持有8,479,370股和42,635,320股公司股份。

  (二)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今年以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但我国经济韧性较强,长期基本面总体向好,货币政策精准施策,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机遇与挑战并存。本集团积极研判外部经济金融形势,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坚持战略引领,推进本轮三年发展规划(2021-2023年)实施,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改革创新,推动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提高专业化经营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总体来看,2022年一季度经营业绩稳健,各项业务保持增长,资产质量基本稳定。

  (一)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增长,持续调整业务结构

  2022年3月末,本集团资产总额27,579.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5%。聚焦主责主业,顺应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趋势,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加快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信贷投放,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2,566.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9%,占资产总额比重45.57%;坚持“存款立行”,加强客户拓展,强化产品和交易驱动,带动存款稳健增长,存款总额14,954.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0%,占负债总额比重58.73%。

  (二)经营业绩总体稳健,营业收入和盈利稳步增长

  2022年1-3月,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2.29亿元,同比增长2.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53亿元,同比增长5.39%;2022年3 月末,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3.46元,较上年末增长3.22%。

  从营业收入结构看,实现利息净收入102.34亿元,同比增长9.09%,主要是加大信贷投放、增加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配置,生息资产规模增加,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26亿元,同比增长3.51%,一方面把握市场机会,做好代理业务、理财业务、跨境业务等拓展;与此同时,落实宏观政策导向,做好对实体企业减费让利。此外,受压降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以及市场利率变化影响,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三)资产质量基本稳定,资本充足水平符合监管要求

  积极应对风险形势变化,加强资产质量研判,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的风险管控,夯实风险管理基础,从严资产分类,高效处置不良资产,努力保持资产质量总体稳定。2022年3月末,本集团不良贷款率1.25%,与上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占比1.60%,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03.60%,较上年末提高2.47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3.79%,较上年末提高0.03个百分点,风险拨备水平充足。

  持续完善资本管理体系,优化资本占用的激励约束管理机制,引导业务结构调整,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和资本回报;增强前瞻性预测分析和资本规划,推进人民币200亿元二级资本债发行进程,支持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2022年3月末,本集团资本充足率12.30%,一级资本充足率10.1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14%,均符合监管要求。

  (四)加强专业化经营,推动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耕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数字化驱动经营管理,创新完善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推动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2022年3月末,公司客户26.2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53%;人民币公司存款余额10,062.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7%;人民币公司贷款和垫款余额7,019.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4%。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信贷支持,制定加快制造业资产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从组织推广、产品建设、专业能力、考核激励等方面推动全行制造业贷款投放,2022年3月末,本集团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643.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4%,增速超过公司贷款总体增速。普惠金融重点产品多点发力,深化“小微快贷”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担保快贷”“抵押快贷”“场景快贷”等子产品体系,上线担保快贷在线签约放款功能,加快“信用快贷”产品开发,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级。上海地区疫情期间,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上海地区银行同业首家推出普惠金融纾困行动方案“十八条”,通过设立首期百亿专项信贷额度,创新普惠金融产品服务,加大减费让利力度等举措,保障普惠金融供给,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升级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云超市”,为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线上金融服务。2022年1-3月,本公司普惠型贷款投放212.66亿元,同比增长58.19%;2022年3月末,普惠型贷款余额800.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90%。

  围绕“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公司加快发展绿色供应链、绿色银团、绿色资产证券化、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创新业务,2022年3月末本公司绿色贷款余额476.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79%。加快服务科创金融,聚焦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提升服务效能,2022年1-3月本公司累计投放人民币科技型企业贷款259.01亿元,同比增长20.85%;2022年3月末人民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808.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5%。充分发挥“上行e链”平台线上化服务优势,持续为产业链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供应链金融服务,2022年3月末本公司线上供应链人民币贷款余额368.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99%;线上供应链人民币贷款客户数6,941户,较上年末增长14.65%。积极响应政府“稳外贸”政策导向,开拓多渠道跨境结算融资模式,2022年1-3月本公司结售汇量56.88亿美元,同比增长7.87%;“上银智汇+”国际结算系统线上交易笔数累计达19,920笔,同比增长74.13%。

  (五)聚焦价值创造,提升金融市场、金融同业及理财业务综合竞争力

  以深化同业合作平台、资产配置平台、产品供应平台建设为重点,持续深化同业客户专业化经营体系,动态优化资产业务结构,推动理财业务转型发展,实现各项业务良好开局。

  强化市场趋势研判,把握市场利率波段变化,动态设定目标利率区间,稳步推进各类债券资产配置进度,并把握市场预期切换下交易与代客业务拓展机会。2022年3月末,本公司债券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5.40%,2022年1-3月代客交易量同比增长83.64%,代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99%。

  在分层分类基础上,持续优化同业客户经营体系,提升同业客户专业化、一体化经营能力。2022年3月末,本公司重点客户平均产品合作数12.57个,较上年末增长7.34%。打造资本市场同业合作平台,提升与券商及基金客群的合作深度及广度,合作覆盖率达到73%。

  结合市场热点,持续深耕重点客户,深入挖掘核心客户托管资源,提升同业托管市场竞争力。2022年3月末,本公司同业托管规模15,824.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31亿元;其中保险托管规模突破1,3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2%。

  理财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理财子公司获监管机构批准开业。2022年1-3月,本公司理财业务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理财资产管理费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20.70%;为客户实现收益42.15亿元,同比增长37.71%。2022年3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上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监管批准正式开业,未来公司理财业务将全部通过上银理财开展,通过独立法人公司化运作,实现理财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离,有效隔离风险,提高理财业务专业性与竞争力。

  (六)围绕获客活客,深耕零售业务发展

  紧跟国家战略,积极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主动把握经营机构所在地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坚持数字化转型引领,从养老金融、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等领域突破,致力成为面向城市居民的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服务专家。作为扎根上海的城市商业银行,同心战“疫”,用“五心(关心、贴心、用心、暖心、齐心)”行动服务市民,推出多项个人金融服务便利措施,打造疫情期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2022年3月末,零售客户1,970.3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6%;管理零售客户综合资产(AUM)9,208.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5%;人民币个人存款余额4,056.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5%;人民币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3,792.0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27%。

  养老金融聚焦成为“面向城市居民的养老金融服务专家”的定位,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注重扩大品牌影响力,保持养老服务核心竞争力。面对上海疫情期间大量老年客户封闭在家的情况,一方面配合市社保全力保障养老金发放高峰金融服务,确保养老金按时发放;另一方面,“线上+线下”为老金融服务 “不断线”,升级“96敬老专线”,充分发挥“美好生活专版”手机银行在线服务的安全性与便捷性,及时制作各类线上操作教程,提供便利的线上咨询服务等,帮助老年客户跨越数字鸿沟,让养老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办业务。2022年3月末,养老金客户161.22万户,始终保持上海地区养老金存量客户第一;养老金客户 AUM 4,273.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8%。

  财富管理研判市场发展趋势,坚持“稳中求进”,以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和多渠道的服务体系,持续赋能中高端客群的资产配置需求,传递财富的“专业度”;坚守“财富之上”,疫情伊始,迅速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推出专家问诊、点对点出行等“云守护”系列服务,精选健康医疗、居家生活、心理关怀等系列直播课程,传递财富的“精准度”;坚定“久久为功”,加强震荡市场与客户的长期陪伴,主动应变,以固收+理财、保障型保险、FOF类基金等稳健配置,引导长期价值投资,传递财富的“持久度”。2022 年1-3月,本公司实现财富管理中间业务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7.18%;保险代理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4.56%;非货公募基金代理销售规模超100亿元。2022年3月末,管理月日均AUM 30万元及以上客户数74.9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26%;其中,月日均AUM 100万元及以上客户数突破20万户。

  立足零售信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持续加大稳定、优质的零售中长期贷款配置,积极发展住房金融和汽车金融等,收紧高风险业务与高风险客户信贷投放。面对疫情的冲击,公司一方面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加速推出线上化贷款产品,提供基于小程序的在线信义贷产品,方便客户全线上申请;另一方面,针对受疫情影响出现暂时性还款困难的客户,建设个人贷款金融便利服务线上微信服务受理渠道,提供包括申请延时还款,线上受理服务等金融便利服务。2022年3月末,本公司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594.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6%;汽车消费贷款余额552.5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0.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30%。

  积极应对疫情等外部形势变化,持续推进信用卡业务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加大新能源汽车等专项分期业务推进力度,助力业务稳健发展。2022年1-3月,本公司信用卡交易额350.83亿元,同比增长1.12%。2022年3月末,信用卡累计发卡1,270.94万张,较上年末增长2.07%;信用卡贷款余额373.33亿元。

  (七)金融科技建设有序推进,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

  持续发挥金融科技力量,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升级金融服务水平。一是推进金融科技敏捷研发组织建设,基于不同业务产品条线拆分部落,以小队能够独立完成业务功能交付为原则,金融科技团队共组建25个部落、225个小队。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配套线上化协同机制,在30多名敏捷教练的带领下,推进端到端全流程在线高效协同和资源精准匹配,实现业务价值优选、研发过程可视化、协同交互敏捷化、效能管理数字化,逐步形成支撑业务价值快速实现的数据驱动管理模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敏捷团队通过线上远程站会、线上需求梳理、线上化排期等协同机制,高效推进金融产品研发,2022年3月,本公司金融服务产品交付产能同比提升约25%。2022年1-3月,完成理财信托、基金销售、支付结算等重点项目投产及400多项功能升级,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在疫情期间,组建相互独立的生产保障团队,分别入驻主、备数据中心开展封闭运维,重点加强“保民生、促生产、维稳定”相关信息系统的保障力度,为客户提供不间断的金融服务。

  持续推进新一轮战略规划,着力提升“数字化”能力。一是数据驱动管理体系逐步深化。报告期内,聚焦数据驱动管理主线,以数据驱动洞察市场、理解客户、发现价值、形成决策,重点以2项数字化主干项目和20项数字化关键项目为牵引,在精细化管理、风控管理、获客活客等方面,加速推进企业级数字化转型。二是持续夯实转型基础。启动数据治理专项行动,以监管数据为抓手,大力提升全行基础数据质量,为数字化转型夯实高质量的数据基础。围绕“数据合规带来价值,价值推动发展”的理念,统筹内外部合规要求,对2,000余个数据项开展排摸,形成38项重点数据治理举措。聚焦精细化管理能效,强化主要业务标签管理,建立普惠、绿色、科创、制造业等业务领域一体化数据治理工作机制,精准分类数据,有效支撑经营画像,助力高质量发展。三是不断丰富融合创新内涵。建立前中后台智能化应用典型,以“找准点,连成线”的方式赋能各类业务场景。同时,持续整合AI基础能力,强化运营及服务效能,完善智慧化AI中台体系。四、其他提醒事项

  (一)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及付息情况

  根据有关规定和《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公司于2022年1月25日按本计息年度票面利率0.30%(含税),向截至2022年1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全体“上银转债”持有人,支付自2021年1月25日至2022年1月24日期间的利息。

  截至2022年3月31日,累计已有人民币1,278,000元上银转债(债券代码“113042”)转为公司A股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为120,143股,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增至14,206,648,843股。

  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披露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银转债”2022年付息事宜的公告》(编号:临2022-005)、《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编号:临2022-013)。

  (二)上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批开业

  2022年3月,公司收到《上海银保监局关于上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的批复》(沪银保监复〔2022〕132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批准公司全资子公司上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

  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披露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全资子公司上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获准开业的公告》(编号:临2022-011)。

  五、季度财务报表

  ■

  ■

  合并利润表

  2022年1-3月

  ■

  ■

  特此公告。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4月29日

  

  证券代码:601229       证券简称:上海银行     公告编号:临2022-021

  优先股代码:360029     优先股简称:上银优1

  可转债代码:113042                             可转债简称:上银转债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六届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董事会六届十四次会议于2022年4月28日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会议通知已于2022年4月22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本次会议应参加表决董事18人,实际参加表决董事18人。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

  会议经审议并通过以下议案:

  一、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

  表决情况:同意18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具体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二、关于修订《规章制度管理规定》的议案

  表决情况:同意18票,反对0票,弃权0票。

  特此公告。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4月29日

  证券代码:601229       证券简称:上海银行     公告编号:临2022-022

  优先股代码:360029     优先股简称:上银优1

  可转债代码:113042                             可转债简称:上银转债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监事会六届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监事会六届九次会议于2022年4月28日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会议通知已于2022年4月18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本次会议应参加表决监事6人,实际参加表决监事6人。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规定。

  会议经审议并通过以下议案:

  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

  表决情况:同意6票,反对0票,弃权0票。

  监事会对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进行了审议,并出具如下审核意见: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符合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

  具体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特此公告。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022年4月29日

  证券代码:601229     证券简称:上海银行公告编号:临2022-024

  优先股代码:360029     优先股简称:上银优1

  可转债代码:113042                        可转债简称:上银转债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战略合作协议签署的基本情况

  公司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Banco Santander, S.A.,以下简称“桑坦德”)分别于2014年1月10日、2019年4月25日签署了两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重点在零售转型、大学金融、国际业务、客户互荐、金融市场等方面开展了积极合作。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公司与桑坦德于近日签署了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桑坦德是公司战略投资者,也是公司第三大股东。桑坦德成立于1857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Ana Botin,经营范围包括消费信贷、抵押贷款、租赁融资、保理、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商业信贷、投资银行服务、结构性融资以及并购咨询业务,注册资本86.70亿欧元,截至2021年末,桑坦德总资产15,958.35亿欧元,净资产970.53亿欧元,2021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1.24亿欧元。

  二、战略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

  根据本协议,双方将在原有合作基础上,利用各自优势,创造共同价值。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互联互通、业务发展、创新和知识交流四个方面,涵盖公司金融、金融市场、科技创新等领域,并将重点围绕绿色金融、跨境支付等方面展开合作。双方将在本协议期间就合作项目的特定范围和实施作出具体安排。

  本协议有效期三年,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三、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及风险提示

  本协议为战略合作协议,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有待持续观察,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4月29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