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59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9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2021年度财务报表,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814,622.44元,母公司财务报表2021年年末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1,431,991,882.29元,综合各方面因素,为实现公司长期、持续的稳定发展,公司董事会提出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即派发红利总额134,172,862.74元,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公司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本利润分配预案须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021年,世界各国经济不均衡复苏,全球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超预期回升。我国三大造船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绿色船舶转型发展加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提升,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但受到劳动力资源不足、综合成本上升过快等因素影响,船舶工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一)船舶工业总体运行情况

  1、造船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增强

  2021年,我国造船完工39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全球市场份额47.2%;承接新船订单670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1.8%,全球市场份额53.8%;手持船舶订单95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8%,全球市场份额47.6%,三大造船指标保持全球领先。

  2、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高端船型占比持续提升

  2021年,我国船企抓住市场回升机遇,巩固散货船优势地位同时,集装箱船接单大幅增长,共承接集装箱船2738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的60.9%。我国在高端船型市场上持续发力,批量承接化学品船、汽车运输船、海工辅助船和多用途船订单,按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72.7%、76.6%、64.7%和63.3%。

  3、绿色转型成效明显,新船型研发和绿色船厂建设加速推进

  2021年,为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我国船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出了多型符合最新国际海事规则要求的绿色船型,全年新接订单中绿色动力船舶占比达到24.4%。船舶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绿色船厂建设,骨干船企综合能耗年均降低5-10个百分点。

  4、LNG产业链装备取得新突破,高端产品研发再上新台阶

  2021年,我国海上LNG产业链族谱再添重器,中国船舶集团承担的国内首艘17.4万立方米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再气化装置(LNG-FSRU)顺利交付,全球最新一代“长恒系列”17.4万LNG运输船获得4家国际船级社认证。高端新船型研发再上新台阶,氨燃料动力超大型油船、9.3万立方米超大型绿氨运输船、国内首套船用氨燃料供气系统等研发工作有序推进。国产大型邮轮工程研制取得积极进展,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实现坞内起浮的里程碑节点。

  5、修船业规模全球领先,加速向高端转型

  2021年,我国完成船舶修理改装项目共7731艘,占全球修船总量的43.2%,同比减少3个百分点。全球前十大修船企业中,我国船厂占得9个席位。在保持规模领先的同时,我国修船企业积极优化业务结构,加速向高附加值船舶、海工装备修理、改装等高端业务转型,完成了LNG-FSRU改装、FPSO改装和豪华邮轮修理等多个项目。

  6、船配产品取得新进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

  2021年,我国船舶配套产品研制取得新进展,部分项目实现批量装船。全球最小缸径的船用低速双燃料机(奥托循环)发动机,B型液货舱货物围护系统、超大型水下液压起锚机、R6级海洋系泊链等项目和产品实现产业化应用;全球首台集成机载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第三阶段(Tier Ⅲ)排放要求的船用低速柴油机成功发布并实现装船应用。

  (二)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1、劳动力与高端人才不足与船厂生产加快的矛盾仍然突出

  新船订单大幅度增长,生产任务饱满,加剧了用工紧张问题,特别是加大了骨干船厂对熟练劳务工的需求。此外,在加速推进船舶产品绿色转型发展中,我国高技术领军人才、研发设计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储备明显不足。

  2、综合成本上涨过快大幅压缩船企盈利空间

  202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推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主要规格造船板、电缆、油漆等船用物资分别比年初上涨14%、20%和50%。船用主机、曲轴、螺旋桨等关键船用配套设备普遍上涨25%左右。全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贬有升双向波动小幅升值2.3%,两年累计升值超过8%。在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与人民币升值双重挤压下,造船企业盈利空间大幅缩小。

  3、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仍面临较大挑战

  2021年,受国内外疫情持续作用,进口船用主机、关键配套设备物流成本和运输周期大幅增加,运输时间平均比疫情前延长20-30天,国内部分地区船用舾装件、大型铸锻件、活塞等关重件供应出现紧张,平均延期交付约15天,给船厂按时交付带来较大压力。此外,商务交流沟通、设备安装调试、船舶试航交付等活动因外籍人员入境困难而难以正常开展,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大挑战。

  (相关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公开数据)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造船业务(军、民)、修船业务、动力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作为世界航运业的伙伴,公司秉承“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中国船舶集团“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海洋科技创新应用产业、船舶海工服务业”四大产业布局,以强大的科研创新实力、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精湛的制造工艺,不断推出一系列大型绿色环保船型和船机新产品,持续引领船舶工业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公司下属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中船澄西和中船动力集团五家子公司,主要业务情况如下:

  ■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

  ■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1年,公司全年完成营业收入597.40亿元。其中: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500.89亿元;动力装备业务营业收入61.47亿元;机电设备业务营业收入40.76亿元。

  本年度,公司稳步推进疫情防控新态势下的生产经营工作,完成工作量、船舶交付数量同比增加,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21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2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14亿元。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证券代码:600150    证券简称:中国船舶     编号:临2022-018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2022年度委托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资金管理业务的关联交易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委托理财受托方: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船财务”);

  委托理财金额:总金额不超过90亿元人民币(总理财额度)

  委托理财投资类型:资金投向包括央票、国债、企业债、可转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券商资产管理计划、信托产品、货币型基金及存款等品种,中船财务确保资金安全;

  委托理财期限:自资金划入中船财务公司账户后三年内;

  过去12个月内公司与同一关联人或不同关联人之间产生的类别相关的关联交易已达到3000万元以上,且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

  履行的审议程序:本预案已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和和第八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还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一、本次委托理财暨关联交易概述

  (一)委托理财目的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闲置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收益,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部(以下简称“中国船舶本部”)及所属企业经与中船财务沟通,2022年度拟委托中船财务开展资金管理业务。总金额不超过90亿元人民币(总理财额度);资金投向主要包括:央票、国债、企业债、可转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券商资产管理计划、信托产品、货币型基金及存款等品种。开展上述资金管理业务的范围包括中国船舶本部、全资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澄西”)和控股子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船国际”)、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重机”)、中船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镇柴”)和沪东重机的控股子公司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三井”)。

  根据有关规定,中船财务为本公司的关联人,本次委托其开展资金管理业务构成关联交易。

  (二)资金来源

  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自有闲置资金。

  (三)委托理财产品的基本情况

  ■

  (四)公司对委托理财相关风险的内部控制

  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收益,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利用自有闲置资金,委托中船财务选择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授权额度及投资期限不得超过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的期限。公司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证券交易所相关业务规则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独立董事、监事会有权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审计。公司本次拟购买前述理财产品,是充分考虑了运营资金的需求以及产品的风险,本次购买的委托理财产品符合公司内部资金管理要求。

  二、关联方(委托理财受托方)和关联关系介绍

  (一)受托方的基本情况

  名称:中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时间:1997年7月8日

  法定代表人:徐舍

  注册资本:30.00亿元

  主营业务: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经批准的保险代理业务;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及相应的结算、清算方案设计;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及融资租赁;从事同业拆借;经批准发行财务公司债券;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有价证券投资;从事成员单位产品的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开办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业务品种仅限于由客户发起的远期结售汇、远期外汇买卖和人民币外汇掉期产品的代客交易,业务币种仅限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港币;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是否为本次交易专设:否

  (二)最近二年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

  (三)关联关系

  中船财务系本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企业,是本公司的关联方。

  (四)公司董事会尽职调查情况

  中船财务于1997年7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由中国船舶集团和部分成员单位出资组建,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船财务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建立了包含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其中,董事会下设战略发展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经理层下设投资决策委员会、信贷评审委员会、防范金融风险委员会。中船财务作为中国船舶行业的金融窗口,以中国船舶集团为依托,充分利用和发挥金融特点及优势,以新的经营机制和稳健运作,为集团公司成员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在当前行业形势及经济环境下,在确保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利用一定额度的自有闲置资金,委托中船财务择机选择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利于提高闲置资金利用效率和收益,符合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三、本次委托理财暨关联交易的主要内容

  (一)委托理财合同主要条款

  1、授权额度:授权中国船舶本部、外高桥造船、中船澄西、江南造船、广船国际、沪东重机、中船镇柴和中船三井可以委托中船财务进行资金管理业务,总金额不超过90亿元人民币(总理财额度),其中:中国船舶本部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外高桥造船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中船澄西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江南造船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广船国际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沪东重机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中船镇柴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中船三井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本项授权,自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至公司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就该事宜作出新的授权或修改之前,持续有效。

  2、投资品种:资金投向包括央票、国债、企业债、可转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券商资产管理计划、信托产品、货币型基金及存款等品种,中船财务确保资金安全。

  3、管理期限:自资金划入中船财务公司账户后三年内。

  4、资金来源:自有闲置资金。

  5、预期收益:预期收益率不低于同期同类委托理财产品平均利率。

  6、收费原则:委托方与受托方明确约定:预期收益率应不低于同期同类委托理财产品平均利率;协议终止时,受托资产的实际收益率低于或等于预期收益率的,中船财务不收取投资管理费;协议终止时,受托资产的实际收益率超过预期收益率的,超过预期收益部分,可以部分作为中船财务的投资管理费。

  (二)委托理财的资金投向

  资金投向包括央票、国债、企业债、可转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券商资产管理计划、信托产品、货币型基金及存款等品种,中船财务确保资金安全。

  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利用一定额度的自有闲置资金,委托中船财务择机选择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利于提高闲置资金利用效率和收益,符合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三)风险控制分析

  尽管资金管理业务属于低风险投资品种,但投资品种受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排除收益将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针对投资风险,拟采取如下措施:

  1、公司将及时分析和跟踪银行理财产品投向和投资收益情况,一旦发现或判断不利因素,将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2、公司将根据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四、本次关联交易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单位:万元

  ■

  截止2021年末,公司的货币资金余额为人民币528.64亿元,本次委托理财事项的累计金额将不超过人民币90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期末货币资金总额的17.02%,截止目前已支付未到期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为2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期末货币资金总额的3.97%。公司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委托中船财务开展的资金管理业务,不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司开展的资金管理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将规范运作,合理使用自有暂时闲置的流动资金开展资金管理业务。

  五、风险提示

  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利用一定额度的自有闲置资金,委托中船财务择机选择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尽管本次授权投资产品属于低风险浮动收益型,但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不排除该类投资收益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将最大限度控制投资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六、本次关联交易履行的审议程序

  1、本预案已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审计委员会审议认为:“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利用自有闲置资金,在采取相关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委托中船财务等金融机构开展资金管理业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收益,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本预案提交董事会审议前,已征得公司独立董事事先同意,并发表独立意见。

  3、本预案构成重大关联交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须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后,再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4、相关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时,关联董事、关联股东应分别回避表决。

  七、独立董事意见

  独立董事认为:中船财务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当前行业形势及经济环境下,在确保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利用一定额度的自有闲置资金,委托中船财务择机选择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利于提高闲置资金利用效率和收益,符合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在本次关联交易事项的表决中,关联董事已按有关规定回避表决,程序依法合规。因此,同意本预案,还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八、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最近十二个月使用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情况

  金额:万元

  ■

  ■

  九、备查文件目录

  1、公司第八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

  2、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

  3、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决议;

  4、独立董事关于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含事先认可)。

  特此公告。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4月29日

  证券代码:600150     证券简称:中国船舶     编号:临2022-020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2022年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2年4月28日召开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和第八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2年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预案》,本事宜还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为规避外汇风险,防范和降低公司及子公司(以下合称“公司”)财务风险,公司2022年拟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背景和必要性

  目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疫情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公司出口船舶及进口物资多以外币结算,汇率变化对公司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同时2021年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关系到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为此采用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固化汇率,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成为保持公司效益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2022年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基本情况

  公司开展的所有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严守套期保值原则,不以投机为目的,首要目的还是降低风险敞口,固化成本,同时与业务的品种、规模、方向、期限相匹配,与企业资金实力、交易处理能力相适应,具体情况如下:

  1.2022年拟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总额度:不超过960亿元人民币(含等值外币);

  2.合约期限:与真实贸易背景、实货合同期限相匹配;

  3.交易对手:经监管机构批准、具有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经营资格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

  4.合约方: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

  5.交易品种:远期结售汇、比例远期、期权、掉期(含利率掉期、汇率掉期)、期货等;

  6.授权期限:2022年;

  7.流动性安排:公司拟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均依托于真实贸易背景,控制商品类衍生品在种类、规模及时间上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相匹配;

  8.资金安排:公司拟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不存在使用募集资金或贷款资金从事该业务的情形。

  三、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式复杂多变,汇率市场波动可能会造成汇率、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在实际操作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时将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主要为未来无法满足交割的现金流风险,为此公司在操作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前需谨慎评估每一笔贸易背景,确保现金流满足到期交割。

  3.履约风险。公司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交易对手均为信用良好且与公司已建立长期业务往来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不存在履约风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