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13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8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2021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376,563,150.53元,按《公司章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37,656,315.05元后,母公司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为338,906,835.48元,加上母公司2020年末未分配利润1,140,989,868.26元,扣除根据股东大会决议支付2020年度普通股股利191,214,290.40元,年末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288,682,413.34元。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1,912,142,90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86,821,435.60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年度分配。公司本年度不送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预案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

  a.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目前的主营业务为电力生产、供应,锰矿开采及电解锰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其中,电力生产、供应属于核心业务。

  b.经营模式

  ——电力生产、供应

  电力生产的业务模式:公司拥有水电装机75万千瓦,所发电量通过公司的配电网络销售给重

  庆万州、涪陵、黔江等供电区域内的电力用户。

  电力供应的业务模式:公司的骨干电网覆盖重庆市多个区县,并与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等电网联网运行,供电区域划分明确。除销售自发水电外,还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网内其他电力生产单位购进电力,通过公司配电网络销售给终端用户。

  ——锰矿开采及电解锰生产加工销售

  公司拥有锰矿开采、电解锰生产加工及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利用自有锰矿及外购锰矿为主要原料生产电解锰等产品,公司下属贸易公司采购本公司及外部电解锰生产加工企业的电解锰产品,销售给钢铁等行业客户用作冶炼工业的重要添加剂。

  c.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电力生产、供应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售电量的增加、自有水电站发电量增加、综合购电成本控制等;公司锰矿开采及电解锰生产加工销售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为电解锰市场价格上涨。

  (2)行业发展说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行各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

  a.电力生产、供应

  2021年,我国电力运营情况良好,电力行业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电力生产高位运行,全年电力消费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电力装机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电力供应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

  ——电力需求方面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相关数据,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8.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21.2%、11.8%、7.6%、3.3%,受同期基数由低走高等因素影响,同比增速逐季回落。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2%;第二产业用电量5.6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7.5%;第三产业用电量1.4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4.1%。

  2021年,受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上年同期低基数、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等主要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较快。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18个省份用电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和制造业用电保持平稳增长;制造业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保持领先。

  ——电力供应方面

  根据中电联相关数据,2021年受电煤等燃料供应紧张、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电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以及部分地区加强“能耗双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8.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其中,水电发电量为1.34万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火电发电量为5.6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核电发电量为4,0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并网风电和并网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6,556亿千瓦时和3,27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40.5%和25.2%。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煤电装机容量11.1亿千瓦,同比增长2.8%,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6.7%,同比降低2.3个百分点。水电装机容量3.9亿千瓦,同比增长5.6%;核电5,326万千瓦,同比增长6.8%;风电3.3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太阳能发电装机3.1亿千瓦,同比增长20.9%。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长13.4%,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47.0%,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比重。

  ■

  2021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2.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占全国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为34.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全国全口径煤电发电量为5.0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占全国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为60.0%,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

  无论从装机规模看还是从发电量看,煤电仍然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也是保障我国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电源。

  2021年全国发电量情况(万亿千瓦时)

  ■

  b.锰矿开采及电解锰生产加工销售

  报告期内,受国家“双控”政策及电解锰行业供给侧改革等影响,全国电解锰厂家出现不同程度的关停、减产、限产情况,2021年全国电解锰生产量为130.4万吨,同比减少13.1%。得益于供需矛盾得到缓解,供需关系趋于平衡,2021年电解锰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上半年电解锰价格稳步上涨,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扬,含税最高指导价达4.38万元/吨。进入11月,随着电力供应的缓解,电解金属锰产能得到一定程度释放,市场略微走低,价格稳定在4万元/吨左右,2021年全年平均含税指导价为2.5万元/吨。(数据来源:电解金属锰创新联盟、上海有色咨询)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a.电力生产、供应

  公司水电总装机容量为75万千瓦,供电区域覆盖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秀山县、酉阳县、两江新区等地,作为所在地区重要的电力供应主体,公司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用电提供着重要的电力能源保障,年均供电量占重庆市年均用电量的10%左右,在所服务地区拥有重要的市场地位。

  b.锰矿开采及电解锰生产加工销售

  公司拥有锰矿开采及电解锰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电解锰总产能8万吨。公司2021年电解锰总产量为7.18万吨(其中,重庆锰业2021年电解锰总产量1.15万吨),通过“自产自销+外购销售”的模式,2021年电解锰产品实现销量11.91万吨。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

  ■

  ■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2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77亿元,比上年同期52.56亿元上升93.62%;营业成本84.95亿元,比上年同期43.15亿元上升96.88%;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12.52亿元,比年初上升9.08%;总负债100.42亿元,比年初上升11.47%;股东权益(归属于母公司)109.24亿元,比年初增长7.00%。资产负债率47.25%,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上升39.52%。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股票代码:600116            股票简称:三峡水利            编号:临2022-024号

  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1年度损失核销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2021年各项损失情况进行了清理,并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现对公司2021年度损失核销的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2021年度损失核销情况

  (一)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2021年度公司实际报废固定资产合计原值30,153万元,累计折旧16,855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3,298万元,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万元,净额为13,198万元,资产利旧金额为139万元,相关商誉转销及资产评估增值损失3,368万元,因报废固定资产实际损失合计16,527万元。

  其中,公司下属控股企业重庆武陵锰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锰业”)受政策性关停影响,对办公设备设施、渣库、废水处理等相关资产及库存物资进行报废处置,共计损失11,583万元;相关商誉转销及资产评估增值损失3,368万元;因公司下属全资企业对相关固定资产进行拆除和报废处置等,共计形成固定资产损失1,576万元。

  (二)存货损失

  因重庆锰业受政策性关停,以及库存物资老化、型号淘汰等影响,共计形成存货损失267万元。

  (三)应收账款损失

  因重庆锰业受政策性关停、以及因用户破产而无法收回其所欠电费等原因,发生应收账款损失共计6,435万元。

  二、2021年度损失核销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2021年度损失核销合计23,229万元,影响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64万元。

  公司本次损失核销事项真实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及《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情况。

  三、2021年度损失核销履行的审议程序

  2022年4月26日,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以及第十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1年度损失核销的议案》,会议同意公司2021年度核销损失23,229万元。

  四、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意见

  审计委员会认为:公司本次损失核销遵照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依据充分,能真实地反映公司资产价值及财务状况,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一致同意将《关于公司2021年度损失核销的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

  五、独立董事独立意见

  公司独立董事对本次损失核销事项进行了认真审核,发表独立意见如下:公司本次损失核销,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和公司资产的实际情况,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资产状况,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一致同意公司2021年度损失核销。

  六、监事会意见

  公司监事会认为:公司本次损失核销的决议程序合法,依据充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能够公允反映公司资产状况,同意本次损失核销。

  特此公告。

  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股票代码:600116            股票简称:三峡水利            编号:临2022-027号

  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度担保计划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截至2021年底,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及子公司担保总额为19.41亿元,被担保方均是公司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其中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余额为17.27亿元,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余额为2.14亿元。

  ●2022年度担保计划的被担保方均是公司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

  额度为43.6亿元,其中全资子公司4家,担保金额30.6亿元;控股子公司1家,担保金额3亿元;开展票据池业务,公司及公司全资或持股比例80%以上的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子公司之间互相担保累计发生额不超过10亿元。

  ●上述担保无反担保,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无逾期担保。

  ●本次担保计划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一、担保计划基本情况

  (一)2022年度担保计划概述

  公司2022年度担保计划中被担保方均是公司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4家,担保金额30.6亿元;控股子公司1家,担保金额3亿元;开展票据池业务,公司及子公司、子公司之间互相担保累计发生额不超过10亿元,期限为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至下一次股东大会重新核定担保额度之前。

  (二)2022年度担保计划履行的审议程序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度担保计划的议案》。董事会认为:2022年度担保计划中所有被担保主体均为公司下属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其经营状况稳定,具有担保履约能力,公司对其具有充分的控制力,能对其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整体担保风险可控,不会损害公司利益。为满足公司部分子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使其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重组后公司及所属子公司的实际经营需要和资金安排,会议同意公司2022年度担保计划事项,新增担保总额不超过43.60亿元,并同意提请股东大会授权总经理办公会具体负责处理上述担保事宜,适用期限为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至下一次股东大会重新核定担保额度之前。

  公司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如下:公司2022年度担保计划是根据公司及所属公司的实际经营需要和资金安排,为满足部分所属公司的资金需求而进行的合理预计,所有被担保主体均为公司下属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公司对其具有充分的控制力,能对其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整体担保风险可控,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带来不利影响,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董事会审议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内控制度的规定。因此,一致同意公司2022年度担保计划。

  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度担保计划的议案》,审计委员会认为:公司2022年度担保计划是根据公司及所属公司的实际经营需要和资金安排,为满足部分所属公司的资金需求而进行的合理预计,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带来不利影响,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因此,一致同意将《关于公司2022年度担保计划的议案》提交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

  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三)2022年度担保计划具体情况

  1. 对全资子公司担保

  单位:亿元

  ■

  2. 对控股子公司担保

  单位:亿元

  ■

  3. 开展票据池业务

  为加强公司及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的统筹和信息化管理,盘活沉淀票据,实现资源共享,提升票据管理职能,同时,充分发挥票据作用,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公司拟与合作金融机构开展票据池业务,涉及到票据、存单、理财等质押担保,公司及子公司、子公司之间互相担保累计发生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

  二、被担保方情况介绍

  1. 重庆长电联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电联合”)

  成立日期:2017年2月16日

  法定代表人:邓义虹

  注册资本:200,000万元人民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00000MA5UBTD56F

  注册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迎龙大道19号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配售电系统开发、建设、设计及运营管理;电力供应(依法须经审批的经营项目,取得审批后方可从事经营)、销售及服务;电力技术开发、咨询、转让、服务;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备设施(须经审批的经营项目,取得审批后方可从事经营);电动车充电服务;分布式新能源综合利用服务;集供电、供气、供水、供热业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焙烧猛、碳酸锰、硅锰合金、锰铁合金的生产加工及销售;水电、火电、热电等电源开发销售及送出工程建设管理;太阳能、风能等发电项目的建设管理。(以上经营范围依法须经审批的经营项目,取得审批后方可从事经营)**(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截止2021年12月31日,长电联合资产总额为1,318,788万元,负债总额为646,038万元,其中流动负债总额为409,417万元,资产净额为672,750万元,长电联合2021年度营业收入834,096万元、净利润53,915万元。

  2. 重庆长电联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应链公司”)

  成立日期:2020年4月30日

  法定代表人:邓义虹

  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00102MA60WBT74Y

  注册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新城区鹤滨路22号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食品经营(销售预包装食品),新型铁路机车车辆进口,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道路货物运输站经营;一般项目:供应链管理服务,国内贸易代理,销售代理,煤炭及制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石油制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成品油批发(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水泥制品销售,石棉水泥制品销售,润滑油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等业务。

  截止2021年12月31日(经审计),供应链公司资产总额22,041万元,负债总额11,737万元,其中流动负债总额11,737万元,资产净额10,304万元;供应链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50,034万元,净利润53万元。

  3. 重庆博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联能源”)

  成立日期:2020年9月25日

  法定代表人:冉从伦

  注册资本:30,000万元人民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00101MA615MK38R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