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07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可达”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1号——持续督导》等相关规定,负责瑞可达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迭代的风险

  公司随专注于前沿技术研发、工艺技术和下游市场应用场景的研发,目前的技术水平尚能满足客户对于高性能连接器的要求。若未来通信和汽车等下游领域对于连接器的技术要求发生较大的革新,如产品性能指标出现大幅提升,或产品形态要求与现有产品相比出现颠覆性改变,而公司又不能迅速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或及时做出产业调整,或技术水平被竞争对手快速超越,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客户即时需求,将可能导致公司技术出现落后,进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对此,公司需不断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不断加深与现有客户就新技术的交流合作,密切配合客户的新项目研发,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方案需求,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水平,瞄准一流,确保处于行业前列。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连接器行业是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核心技术人员是否稳定是保障公司业务持续稳定,是否能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容量的高速增长,外来竞争者的不断进入以及产业本身的人才缺口扩大等现状都将导致行业技术人才的争夺进入白热化,若公司不能持续推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有效措施,则可能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80名,其中核心技术人员3名。对此,公司将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内部培养、聘请专家、猎头招聘、国内重点城市设立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不断引进人才,并推出职业生涯规划、收入倍增计划、学历提升计划、股权激励计划、基础设施升级、福利待遇改善、员工关怀等多种措施,通过多措并举的手段留住员工,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研发团队。

  (二)经营风险

  1、产业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上升至76.65%,而通信产业的销售收入面临着大幅下滑,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下降至14.92%;未来,若公司通信产业规模停滞不前,将会导致公司业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重大依赖,一旦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发展瓶颈或掉头向下,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

  对此,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海外5G项目配套,加速新产品开发并推向市场以及现有客户的产品扩类认证,巩固和提高通信产业销售额;同时加速工业连接器和防务配套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降低产业集中度。

  2、成本持续上升的风险

  公司产品需要的主要原材料为铜材、贵金属、塑胶材料等,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攀升、石油价格的上涨,原材料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加之单位人工成本支出也是每年逐年增加,导致产品成本持续上涨,公司运营成本不断增加,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如果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而公司未能及时向下游转移相关成本,公司将面临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不断深化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利用公司经营不断扩大的规模效益,将原材料上涨的部分成本向上游转移至供应商,部分成本向下游转移至客户,最终由上游、中游和下游三方共同消化上涨的成本;同时公司也将通过工艺降本、技术降本、提高设备稼动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良品率、提高自动化水平等手段有效地控制公司的产品成本,确保毛利率不出现大幅波动或相对稳定。

  3、产品质量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为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和通信连接器,其中新能源汽车连接器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为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通信连接器产品下游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基站设备。如果在终端产品使用过程中连接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公司下游客户对连接器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和苛刻的后续条款。若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将可能导致公司与下游客户合作关系终止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对此,公司建立了完备的质量控制流程体系,从产品设计预防开始、工艺设计、材料承认、制程管控、成品检验、产品追溯、产品召回等过程均实现了电子化管控,不断提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杜绝人为因素的质量隐患,同时对跟产品实物质量相关联的岗位和人员进行质量专题检讨、质量知识培训,宣贯全员质量意识提升。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金额无法收回的风险

  公司销售规模逐年扩大,应收账款余额随之增加,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36,917.92万元。公司应收账款存在逾期回款的情形,客户未能及时在信用期内回款,不仅占用了公司的营运资金,且逾期应收账款存在较大的回款风险。未来若公司客户持续逾期回款,导致回款时间过长,将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持续加大客户信用管控力度,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档案并定期评价,按时催款,确保客户按合同约定款期回款;同时还要加强营销人员的收款意识,实行销售目标与货款目标双目标考核。

  2、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存货规模逐年增加,报告期末公司存货余额为25,588.89万元,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变化影响,若公司未来整体销售迟滞、市场需求下降将导致存货周转不畅,或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均可能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低,存在较大的存货跌价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对此,公司采用订单驱动模式可有效保证存货的有效周转,对于客户暂停或取消订单的存货,要推动客户消化吸收;通用大宗物料备货,需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积极跟踪成品发货,与客户沟通及时收货和确认收入。

  3、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毛利率为24.49%,相较上年同期毛利率下降了3.22个百分点,存在较大波动。公司毛利率水平受产品结构、原材料价格、员工薪酬水平等发展状况及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上述因素发生持续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若随着下游通信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可能加剧,公司将面临产品降价的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的毛利率进一步下降。

  对此,公司将通过成本向上下游转移、工艺降本、技术降本、提高设备稼动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良品率、提高自动化水平等手段有效地控制公司的产品成本,同时加快高毛利率的新品研发,确保公司总体毛利率不出现大幅波动或相对稳定。

  (四)行业风险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连接器行业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全球中小连接器企业数量众多,涉及到的产品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多寡不一,强者恒强。未来,随着参与竞争的国内外企业不断增多,竞争格局将不断发生变化,公司存在市场份额被其他新进竞争对手蚕食,甚至被替代的风险。若公司不能顺利进入通信和汽车领域的新客户、不能扩大老客户业务规模,可能会出现销售增长缓慢,甚至下滑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对此,公司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前沿技术研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提供更多技术解决方案,占领技术高地。同时,一方面做好既有客户服务,增加客户粘性;另一方面,持续拓展大新强优客户,向防务领域加大渗透力度,做大工业连接器市场和探索进入相关高价值领域。

  2、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风险

  受新能源和通信行业市场变化及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游客户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压力,从而不断压缩上游供应商利润空间,致使连接器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而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的潜在风险。

  对此,公司将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工艺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保持和强化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使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五)宏观环境风险

  1、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公司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金属原料、塑胶材料和外购元器件配件等,2021年铜材等金属原材料、塑胶材料价格持续上升,对公司营业成本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如果未来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继续大幅上涨,而公司未能及时或未能充分向下游转移相关成本,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水平带来一定的影响,公司将面临毛利率降低,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四、重大违规事项

  无。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1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

  2021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情况如下:

  ■

  上述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0,172.35万元,同比增长47.73%,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扩大,销售订单及产能均持续增长,营业收入进一步提升。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86.40万元,同比增长54.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596.50万元,同比增长59.95%,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55.10万元,同比下降65.87%,主要系2021年支付货款、应付职工薪酬及相关费用增加及所致。

  总资产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报告期初分别增长59.93%和86.88%,主要原因为公司收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以及业务增加带来的资产增长。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1.2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16%,稀释每股收益1.2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1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24%。主要原因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1、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优势

  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公司以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行业前沿技术进行研究,并不断实现产品上的技术突破。公司建有一只18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针对不同的产品系列和研发方向明确分工,致力于各类产品的长期研究及迭代演进。产品评审委员会负责产品的设计评审及工艺评审和产品瓶颈的技术攻关;产品线经理负责各产品线的长期技术规划及演进、产品系列规划、成本和市场规划;研发团队负责产品实物性能、质量的实现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各产品的开发进度管控、客户需求响应。

  公司具备光、电、微波、数据连接器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也具备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连接器模块的生产能力,并能根据客户行业特征、市场应用领域、客户个性化需求、客户最终产品的参数、功能需求、产品应用环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制定连接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产品开发效率,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实现客户合作黏性的增强。

  公司专注于模具设计、注塑、冲压、机械加工、表面处理、自动化生产等底层生产技术的常年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针对具体的产品,持续进行工艺路线和工艺技术的持续改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2、完整的内部配套产业链,可实现敏捷制造

  公司地处产业配套齐全的长三角地区,自身也具备完整的连接器配套产业链,配备有一定数量规模的模具加工设备、冲压设备、机械加工设备、注塑设备、线缆生产设备、试验设备、自动化组织设备等;因此从源头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原材料的冲压和机械加工,塑胶材料的注塑,线缆生产的到产品的自动化组装都能自主完成,结合公司的PLM系统、ERP系统、MES、EQS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可实现高效的柔性化生产和产品交付周期大大缩短。

  3、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品质控制,先后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IRIS、GJB9001C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要求和控制要点严格执行。公司的CNAS认证实验室具备连接器产品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相关的新品开发测试、可靠性试验和客户委托试验能力。生产过程中引入了MES系统,具备每道工序扫码作业、自动识别、测试数据存储/记录/读取、生产状况实时监控及反馈和二维码追溯等功能。自主开发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生产与检测的同步化,在保证品质生产的同时提高了制造效率。报告期内公司进货检验良品率、制程良品率和成品检验良率、产品退货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4、优秀的快速响应能力造就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已构建了组织扁平化、管理平行化的企业架构体系,积极打造平台化销售,形成高度垂直的供应链体系,努力打造快速响应核心竞争力;新品开发的平均速度为2-4周,交付速度约为2-4周,客户响应时间为24小时。

  基于公司制造技术和服务水平的综合表现,持续获得国内外知名客户的认证准入,覆盖了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工业、轨道交通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中兴通讯、诺基亚、爱立信、三星、美国T公司、蔚来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小康股份、宁德时代、大疆创新、中车集团等。

  2021年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为46,289,260.88元,较2020年增长50.95%。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申请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新增授权专利27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71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国外专利2项。公司持续扩充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在研项目进展正常。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6月16日出具的《关于同意苏州瑞可达连接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2052号),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7,000,000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5.02元,募集资金总额为40,554.00万元;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发行登记费以及其他交易费用共计5,570.66万元(不含增值税金额)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4,983.34万元,上述资金已全部到位,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于2021年7月17日出具了容诚验字[2021]230Z0158号《验资报告》。募集资金到账后,已全部存放于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开设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内,公司已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已累计使用10,909.79万元,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存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公司2021年度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要求;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已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与高级管理人员中,吴世均、黄博和马剑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相关人员具体持股情况如下:

  ■

  吴世均、黄博、马剑、张杰、徐家智及钱芳琴通过联瑞投资及瑞可达员工战配资管计划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具体情况如下: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保荐代表人王博  黄萌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