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0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邱天高、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朱浏俊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丁妮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一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 是 √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三)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累计销售70,157辆整车,比去年同期下降14.21%,包括15,034辆轻型客车、22,081辆卡车、19,538辆皮卡、13,504辆SUV。销售收入72.3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0.11%。

  第一季度末应收款项融资比上年末增加2.36亿元,增加比例为116.93%,主要是由于本期收到的银行承兑票据增加。

  第一季度末持有待售资产为3.50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青云谱厂区搬迁,原厂区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

  第一季度末短期借款比上年末增加13亿元,增加比例为433.33%,主要是由于本期短期银行借款增加。

  第一季度末合同负债比上年末减少0.92亿元,下降比例为33.97%,主要是由于本公司预收整车、零部件款及保养服务款中部分款项已于本期转入营业收入。

  第一季度末应交税费比上年末减少1.99亿元,下降比例为69.41%,主要是由于期末应交税金减少。

  第一季度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0.29亿元,上升比例为38.63%,主要是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下降及财务利息支出增加。

  第一季度其他收益比去年同期增加1.09亿元,上升比例为71.69%,主要是本期收到政府扶持资金增加。

  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0.84亿元,下降比例为30.11%,主要是由于销量下降及芯片、原材料成本上涨所致。

  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减少6.79亿元,下降比例为33.73%,主要是销售收入下降带来的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

  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减少1.19亿元,下降比例为306.28%,主要是本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减少。

  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去年同期增加13.42亿元,上升比例为18309.75%,主要是由于本期短期银行借款增加。

  二、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

  (二)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三、其他重要事项

  □ 适用 √ 不适用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财务报表

  1、合并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

  法定代表人:邱天高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朱浏俊             会计机构负责人:丁妮

  2、合并利润表

  单位:元

  ■

  法定代表人:邱天高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朱浏俊              会计机构负责人:丁妮3、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

  (二)审计报告

  第一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 是 √ 否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4月27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