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00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6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1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本年度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可供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截至目前,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账户所持有本公司股份3,206,325股,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以公司总股本567,458,992股扣除回购账户中的3,206,325股为基数测算,预计分配现金红利282,126,333.50元(含税)。

  如在本预案公告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应分配股数由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等原因而发生变化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公司经营情况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司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严峻的新冠防疫形势和更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以精益管理为基础,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对内部管理中的关键要素实施数字化升级,依托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在管理层的带领下,公司经营业绩增长稳健,整体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长期创造价值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4亿元,同比增长15.52%;实现利润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13.50%;总资产37.93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9.70%,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1、战略规划落地,锚定高质量发展

  2021年,公司展开多层面的战略研讨,梳理业务条线,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公司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为公司在新发展阶段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持续聚焦医药健康产业,坚持绿色、创新、务实的发展理念,强化中药优势,突出骨科品牌,积极培育智能制造、智能流通、智能健康为核心业务板块的新发展模式,推进企业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打造中国外用制剂领导品牌,争做骨科和心脑血管科药品生产的头部企业。

  2、发挥品牌、渠道驱动引擎作用,提升内生增长动力

  内生业务方面,公司聚焦医药制造主业,以北京药物研究院为核心平台开展品种筛选、立项调研、仿制药研发、质量标准提高和产品稳定性考察等研发工作。2021年,继续推进新产品研发工作,加快培元通脑胶囊等上市品种的二次开发;羚锐生物完成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注册研究和申报、非甾体抗炎镇痛类外用乳膏联苯乙酸凝胶转为非处方药。2021年,公司取得了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粉西洋参胶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胶囊等保健食品注册批件及备案号。

  渠道广度上,公司倡导“科学用药,健康生活”的理念,持续多年开展“龙抬头·颈轻松”、“重阳节”等全国性公益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颈椎健康。公司积极探索“O2O”模式,借助医药电商、短视频等平台开启新的流量入口,2021年公司发起“想通咯·就好了”抖音主题挑战赛,取得了良好的品牌宣传效果,活动向年轻人传递了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公司借助新渠道实现年轻客群的积累及转化。公司积极探索骨科产品与运动医学的融合,将公司产品和马拉松赛事、自行车赛事等运动消费场景相结合,加深年轻群体对产品的认知,为品牌注入活力。

  渠道深度上,羚锐医药持续加强销售数据中后台信息化建设,加快生产计划和产品销售流向等关键环节的信息流速率,通过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推动渠道下沉;深化与大客户、战略连锁客户合作,加强渠道管理以及宣传推广,普药高质量发展战略顺利实施;持续推进优质代理商的遴选,加快全国市场开拓进度,全年新开发各级医院7,800余家,参芪降糖胶囊、丹鹿通督片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培元通脑胶囊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对拥有大规模忠实用户群体的“两只老虎”系列产品,从消费者、终端客户、商业公司和公司业务人员等方面系统分析,优化相关产品的流通模式及销售模式,通过POP陈列、户外广告展示、社区活动等方式促进品牌升级,进一步挖掘了产品的潜在价值。依托品类优势和品牌、渠道驱动,2021年公司核心品种持续稳定增长,潜力品种持续放量,内生增长动力强劲。

  3、苦练内功,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2021年,面对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重大考验,公司按照“生产自动化,执行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各生产主体积极践行精益理论,向"需求拉动式"生产组织方式转变,从调整生产结构、推行均衡生产、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信息化进程、追求生产实效等方面,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依据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围绕防差错、降风险的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风险分级管控,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坚持开展季度全面安全检查和不定期专项安全检查,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和安全能力培训,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做实做细。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执行2020版《中国药典》,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积极落实集团内GMP季度检查制度,开展工艺质量确认、产品标准提高研究等工作,加强生产过程管控、持续优化生产流程。

  智能制造方面,贴膏剂事业部持续对生产关键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口服药事业部在中药智能化提取车间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中改进并应用多项智能化装备,实现了中药材提取全流程数据的自动采集、分析、管控、存储、传输和全过程可追溯;芬太尼事业部在报告期内完成凝胶贴膏车间及辅助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通过SAP-ERP项目搭建后台系统, SAP-ERP通过一个账号、一套数据、一套标准,实现与财务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等系统的集成,解决了以往分、子公司及事业部之间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数据实时性不强等问题,主数据在各个层面及系统中全面集成与共享,实现纵向管控模式落地和横向业务协同。

  报告期内,公司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南省头雁企业”,贴膏剂厂区被认定为“2021年河南省智能工厂”。

  4、完善长效激励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2021年7月,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充分调动了公司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公司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的价值分配理念和绩效导向,不断完善薪酬与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价值创造,实现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 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根据IQVIA公司的《2019-2023全球药品市场展望报告》预测,到2023年全球药品支出将达到1.5万亿美元。2021年,中国医药制造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研发创新实力稳步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我国医药行业整体将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医药制造业累计营业收入29,288.5亿元,同比增长20.1%,利润总额4,927.8亿元,同比增长77.9%。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国家各部委、行业组织密集发布各类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法》、《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不断释放的产业政策红利为中医药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中成药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25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8,1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8%。米内网统计预测2021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成药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近200个品种销售过亿,其中58个增速超过1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未来中成药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1、公司所处细分行业的发展概况及公司的市场地位

  1.1骨科疾病用药市场情况及公司的市场地位

  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2019,GBD)专题公布了全球以及各地区/国家的疾病数据。疾病高发推动相关市场扩容,主要影响老年人的疾病有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卒中等,其他肌肉骨骼疾病,腰背痛等则是青少年及老年常见病种。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发起过一项“骨与关节十年”的倡议,在发达国家,50岁以上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中有1/2的患者属于骨关节疾病的范畴,骨关节疾病是引起长期严重疼痛和残疾的最主要原因。根据卫计委发布《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我国约78.1%的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住院病人年龄为45岁及以上;除了人口老龄化之外,各类运动损伤比例也正快速提升,骨科疾病的人群也正在逐渐年轻化,久坐的生活工作习惯,颈椎病的发病率21-30岁的患者的比重为25%,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情况统计,我国骨关节炎总患病率约为15%,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之一,60岁以上人群超过50%,75岁以上更是高达80%,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老龄化加剧以及城乡居民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骨科市场需求旺盛,诊疗人数逐年增加。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2-2019年,我国骨科医院诊疗人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019年诊疗人数为1669.44万人,较2018年增长6.39%。从骨科疾病病人的年龄结构来看,14岁以下骨科疾病的患病人数较少,15-44岁的占比在5%-35%之间,骨科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的人群中,关节、痛风、脊椎、椎间盘、骨密度和骨结构疾病的患者75%以上为45岁及以上人群,65岁以上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骨关节炎。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骨关节炎患者超过人口总数的15%,随着老龄化发展,未来10年将迎来患者人数和诊疗人数的持续扩容。骨关节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为止,临床上目前对骨关节炎的治疗均以消炎镇痛为主,中成药贴膏剂通过经皮给药的方式可有效的缓解骨痹、软组织损伤、附骨疽、关节炎、颈椎病等骨关节患病的疼痛、延缓疾病进程。

  ■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公开数据统计

  在患者扩容的背景下,骨科贴剂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据米内网统计,我国城市实体药店中成药贴膏剂市场销售额2021年同比增长5.10%,中成药贴膏剂产品TOP20市场份额合计超过80%,中成药贴膏剂市场销售额TOP20产品中,有11个产品的销售额超过1亿元,公司产品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麝香壮骨膏等6个产品均名列销售额TOP20,成为上榜产品数量最多的企业。公司骨科口服药丹鹿通督片含有丹参和鹿角胶等,通过活血化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疾病等肾虚血瘀所致的疾病,与贴膏剂形成了较好的协同效应。

  1.2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情况及公司的市场地位

  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8亿,约占总人口的13%,预计到2025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数的约15%。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不健康,生活环境污染等,心脑血管疾病成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逐年上升。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并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人,其中脑卒中1300万人,冠心病1139万人,中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2017年《全球疾病、伤害和危险因素负担研究》(GBD)表明,中风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残疾的第三大主要原因(按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衡量),目前我国卒中带病生存者高达1500万,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米内网预测2020年中国城市零售药店终端心脑血管中成药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3.78%,占中成药总体规模超过10%。心脑血管中成药涵盖心血管疾病用药、脑血管疾病用药、降脂用药、心脑血管其它用药四个类别,其中心血管疾病用药的市场份额呈逐年递增态势。2020年心血管疾病用药占57.55%;脑血管疾病用药占40.95%。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辨证施治、标本兼顾的独特优势。公司培元通脑胶囊主要的功效和作用为扩血管和改善脑部血液供应,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症状和体征;丹玉通脉颗粒主要成分为丹参、川芎、红花、降香、人工麝香,具有活血祛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公司持续开展培元通脑胶囊的二次开发工作,通过丹玉通脉颗粒的量产和上市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产品体系。

  1.3麻醉科用药市场情况及公司的市场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麻醉药品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严格管制,药品从研发、生产、销售、流通有极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行业政策、技术壁垒,目前生产集中度较高,市场格局趋于稳定,随着老龄化和癌症患者的增多,麻醉镇痛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稳定增长。

  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生产的公司,锐枢安?芬太尼透皮贴剂是公司首款麻醉镇痛类贴剂产品,相比注射剂,贴剂使用方法简便,不良反应较低,止痛效果好,广泛用于癌性疼痛(CP)和非癌性疼痛(NCP)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格局。

  2、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1) 2021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要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活力、增强中医药发展动力、完善中西医结合制度、实施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提高中医药发展效益、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等七方面二十八条政策措施,旨在更好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加快推动解决中医药发展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更好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政策依据。

  (2)2021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明确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加强中西医结合,促进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保护和产业发展。强化中药质量监管,促进中药质量提升。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3)2021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提出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作用,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发布中医优势病种,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引导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持商业保险机构与中医药机构合作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开发中医治未病等保险产品。

  (4)2021年12月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执行。原目录内241种药品取消“门诊使用报销限制”,扩大受益人群,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另外,各省增补医保品种将在2022年6月30日之前将全部调出各省医保增补目录。公司核心品种通络祛痛膏在国家医保目录解除支付限制条件,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

  (5)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意见从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加强中医药服务价格管理、将适宜的中药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政策、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十五项举措,并提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要率先制定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结合各地工作开展情况,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特色试点。

  (三)公司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属于医药制造业,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中成药生产企业(行业编号2740)。

  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国家医保目录品种45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24个、独家品种13个,在产品主要覆盖骨科、心脑血管、麻醉科。其中骨科类产品主要包含通络祛痛膏、活血消痛酊、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联苯乙酸凝胶、吲哚美辛贴片、丹鹿通督片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产品主要包括培元通脑胶囊、参芪降糖胶囊、丹玉通脉颗粒等;麻醉科产品锐枢安?芬太尼透皮贴剂。

  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特性如下:

  ■

  ■

  ■

  2、经营模式

  2.1采购模式

  (1)供应商管理

  公司根据《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文件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采购控制程序和验收程序。在合格供应商名录内,公司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对公司产品质量等因素,从不同维度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确保供应的原辅料能够满足公司高标准的质量要求。在合作中不断推动供应商改进,并保持与供应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生产物料采购

  公司中成药生产物料采购的主要物料包括中药材、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生产部门根据成品安全库存、需求预测、动态订单情况,结合产品生产周期、实时物料库存水平及产能情况,确定各产品的原材料库存需求。在供应商名录内,实行“质量为先、价格合理”的原则,采取集中招标、询价比价、议价采购等方式进行采购,采购产品到货后,由品质检验部门负责对采购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验收入库。

  2.2生产模式

  公司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四个园区展开不同剂型的产品生产。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各生产部、质量部等对生产过程进行组织、控制和协调。生产部根据公司年销售计划编制生产定额消耗计划,按照计划供货时间科学管理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生产管理上运用ERP物料管理系统和MES系统,通过智能化提高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公司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管理严格按照药品注册工艺和质量标准执行,质量管理部门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负责对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检测和质量把关,对所有产品分批次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审核,确保产品质量。

  2.3销售模式

  公司的药品销售由子公司羚锐医药负责统筹,根据产品销售渠道终端、市场推广主体等差异,公司产品销售模式主要分为直销模式和经分销模式。直销模式主要为羚锐医药直接参与药品推广和终端对接,目前主要以非处方药销售为重点。在该种模式下,公司销售人员配合客户对产品进行推广、展示,并定期对药店销售人员进行产品培训,以提高其产品知识水平。经分销模式为羚锐医药通过遴选优质的经分销商并通过签署区域经分销协议将产品销售给经分销商。在经分销模式下,公司与经分销商签署经销协议,赋予经分销商指定药品在协议区域内的经分销权。公司配合经分销商组织产品的学术推广活动、产品上市后的学术研究,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熟悉公司的产品。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公司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少主要系成本费用增加及非流动资产报废所致。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

  公司代码:600285                 公司简称:羚锐制药

  (下转B301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