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1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畏逆境锻长板 争当转型领跑者

  (上接A01版)“我们从一开始就强调自主创新。虽然很难,但这是唯一能够让我国在有机发光显示器件(OLED)产业争得国际话语权的方式。即使在产业低谷期,我们团队也从未想过放弃。”维信诺副总裁、董秘徐凤英说。

  维信诺脱胎于20多年前的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现已成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之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基础研究更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显示技术发展迭代周期长,尤其需要前瞻性和基础性技术的长期积累。”徐凤英说,2022年,维信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柔性、折叠、低功耗、窄边框、全面屏、超薄、高画质等方面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加快屏幕集成和中尺寸技术的研发,积极推进研发项目走向终端商用。

  不少上市公司制定了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行动计划。利亚德董事长、总裁李军透露:“公司下一个三年(2022年至2024年)的发展战略定位为‘技术引领、产业布局、扩大应用’。其中,技术引领即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难题,引领全球显示行业技术创新发展。”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汇聚成在某些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并推进经济转型的磅礴力量。“我们投身发光二极管(LED)行业的这些企业,通过努力奋斗,占领了百分之八九十的全球市场份额,产能、研发、销售都在我们这边。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巨大成就。”李军表示。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企业在创新发展、力争一流的道路上还要突破种种艰难险阻,为此,资本市场正不断加大支持力度。

  证监会数据显示,目前,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分别超过400家、1100家,A股战略新兴行业的上市公司已近2200家,较三年前增长了约900家。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行业公司市值占比由三年前的22.2%上升至31.8%;市值前10名的实体上市公司中,高科技行业公司已有4家,而三年前仅有1家。

  创新驱动

  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

  企业创新发展并非单打独斗,政策支持力度正不断加强。4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时期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工作方案》。会议强调,加快推进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

  “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是生产端循环的核心所在。当前,金融体系对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依然不足。”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提出四点建议,构建以长期资金为主、多元主体分工合作的科研投入体系;发挥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资本激励和风险分散作用;构建科技与产业双向促进机制;加大金融对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在资本市场方面,杨成长建议,继续深化以注册制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推进各类科技创新成果证券化;以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及技术交易市场发展,形成全链条科技创新资本服务体系;加快培育机构投资者,以发展直接融资为导向加快推进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有序引导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持续吸引外资机构加大对我国市场的配置比例;发挥私募股权及产业基金在股权投资中的重要作用。

  证监会明确表示,发挥好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支持创新的战略性作用,完善债券市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机制。“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而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筹资和退出(项目变现)。这需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不同层级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以便利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进出,还要通过银行与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机构之间的协作,为创新项目的后续融资提供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长张承惠认为。

  不少上市公司期待,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增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包容性,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融资品种更加丰富。

  无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创新驱动的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业内人士表示,一系列政策长短相济,将助力上市公司克服眼下的困难挑战,增强发展底气后劲,进而为经济稳增长、优结构增添更强的内核动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