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21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三年行动考核在即 多项改革重点迎突破

  (上接A01版)集团还推进境内外企业分类管控,探索海外并购企业的有效治理模式。

  从地方来看,新一轮调整重组高潮迭起。安徽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军工集团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战略重组已签约,省盐业集团引入央企战略投资者改组组建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省通航公司、数字江淮等专业化公司基本完成组建。同时,新一轮全省港航资源整合稳步推进。

  “浙江省制定了全省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意见,明确高质量发展蓝图。”浙江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称,在完成港口、机场、铁路、医疗、环保板块整合基础上,打造省级旅游、农业、人才发展大平台。

  重庆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称,将全面实施重组整合“1+N”方案,组建重大产业、智慧城市等企业集团,推动80%的净资产集中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

  专家认为,未来国企并购重组将聚焦产业链和创新链关键环节,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培育产业龙头,从而增强产业链的控制力、带动力和上下游资源配置效率。

  强化中长期激励机制

  改革收官之年,国企持续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国资委数据显示,2021年中长期激励政策覆盖范围和激励人数均创新高。中央企业已开展中长期激励子企业占具备条件子企业的85.9%,惠及27.6万人。不少企业和地方还结合实际探索开展了骨干员工跟投等措施。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华润集团获悉,该集团制定了股权激励在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全覆盖的整体规划,首批选择组织能力强、业绩增长快、股东回报好的优质上市公司。从激励和约束的实际效果出发,主要采用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坚持以岗定额,严控激励对象人数,鼓励企业将研发技术岗位纳入激励范围;因企施策,合理设置激励总额,强化业绩导向,高标准设置解锁条件,引导干部与骨干员工关注企业长期价值。

  中国五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集团发布了《中长期激励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及分红激励、员工持股等实施细则,构建“1+N”制度体系,为下属企业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提供专业指导。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将进一步放量,将有一批科创板、创业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