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21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度型开放行稳致远 人民币资产魅力十足

  (上接A01版)在市场特别关心的中概股方面,金融委会议明确指出,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证监会也表示,继续加强与美方监管机构的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

  在企业境外上市方面,证监会强调,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除了三一重工、杉杉股份、国轩高科、乐普医疗筹划发行GDR,此前,华泰证券、长江电力、中国太保、国投电力、海尔智家等已发行GDR并上市。

  在鼓励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方面,证监会指出,将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加大对公募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培育,鼓励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市场预期,未来在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扩大投资范围和标的、加强监管合作等方面,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出招”提升市场吸引力。

  在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看来,全球资产配置是居民追求收益和风险优化的必由之路。开放资本市场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市场的价格发现职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引入长期、低成本资金。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将越来越强

  抛开资金流向波动、逆全球化担忧的短期影响,专家普遍认为,基于基本面向好的确定性更强、经济转型将催生更多投资机会等因素,人民币资产将保持强大吸引力。

  短期而言,稳增长力度持续加大,经济基本面复苏势头良好。宏观层面,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呈现暖意。微观视角,目前已有逾2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整体保持较高业绩增长;数十家披露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也取得了较高的业绩增长。高盛表示,基于良好的增长预期目标、宽松的政策、极低的估值以及较低的投资者头寸,目前仍保持“超配中国市场”。

  中长期看,改革持续纵深推进,新经济发展风生水起,投资机会将更多涌现。双碳经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投资机会不断涌现,也将推进资本市场更加突出服务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的功能。从资本市场实践来看,要素资源不断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截至目前,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数量逾140家,首发融资突破2400亿元;创业板自注册制改革以来接纳逾280家企业上市。“资本市场在促进科创资本形成、推动创新要素合理定价、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渐提升。”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在推进全市场注册制进程中,服务科技创新的市场板块功能将更加丰富、高效,错位发展将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支持。

  资本市场自身的法治化、市场化改革也在深入推进,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本身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全市场注册制渐行渐近,有望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定价能力。此外,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零容忍”要求在全市场形成共识,并取得了首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案落地等实效,有利于净化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我国资本市场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的进程中,困难挑战不会少,但开放的方向不会变,“引进来”“走出去”将百花齐放春满园,既为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引入更多长期资金,又为全球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打造高质量的平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