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2022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05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
加快印染助剂包装桶
循环利用模式创新
● 本报记者 董添

  

  

  

  

  

  

  

  

  

  

  

  

  

  ● 本报记者 董添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建议,创新印染助剂行业包装桶循环利用模式,助力行业低碳发展;实现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完善豁免管理体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纺织印染助剂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使用的包装桶数量日益增多,但在目前的回收模式下,包装桶不能有效实现循环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增加了监管部门的管理压力。”徐冠巨表示。

  印染助剂行业包装桶的使用数量庞大,每年达到1000万只,且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5%。因包装桶盛装的产品具有易清洗、可降解、环境友好的特点,印染助剂行业约80%的包装桶经清洗后可以多次循环回收利用,平均循环利用次数可达5次。然而,目前行业内仅有40%的包装桶作为周转桶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率低。

  徐冠巨建议,在试点范围内探索废包装桶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将危险废物豁免管理理念实践于印染助剂行业废包装桶循环利用管理过程中,明确废包装桶的分类方式、豁免条件、豁免内容及豁免方式,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废包装桶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效率。

  具体来说,徐冠巨建议,在生态环境部牵头指导下,先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龙头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包装桶的回收和再利用由相关企业实施完成。试点工作过程中,严格组织审核与过程监管,强化试点企业主体责任,随后将标杆经验扩展到行业。

  徐冠巨认为,模式的突破创新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行业来说,通过循环利用包装桶,促进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减少大量的处置费用及购置新桶费用,预计行业内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4.6亿元,这是一笔“行业账”;对社会来说,更大的一笔“环保账”是通过回收进而有效降低废包装桶的填埋量和焚烧量,预计到2025年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万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