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2022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05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4日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鼓励头部数字科技企业发挥好“头雁效应”,优化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加强政策的统筹协调和可预期性。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与两方面因素有直接关系。”刘尚希说,一是政策的统筹协调不足,存在重复监管现象;二是政策的前瞻性、战略性考虑不足。为此,他建议继续鼓励头部数字科技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发挥好“头雁效应”。不断完善对平台企业的监管方式,鼓励平台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头部企业持续强化基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联合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开放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生态,形成创新合力,减少行业“重复建设”。加快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发挥数字化对实体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鼓励我国数字科技企业走出去,增强全球竞争话语权。

  从营商环境来看,刘尚希建议,进一步优化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激发市场创新热情和能力。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并在新政策出台前切实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尽快出台可变利益实体(VIE)架构的清晰定义、办法和细则,帮助全球资金更好投资我国企业并实现良性退出。

  在刘尚希看来,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的统筹协调和可预期性,优化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厘清监管分工,明确监管标准,在政策出台前加强统筹协调,防止“合成谬误”。建议减少审查类方式,明确“负面清单”,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引导作用。建立积极开放且面向未来的政策框架与行业规范,保持政策相对稳定和可预期性,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明确方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