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0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605398 证券简称:新炬网络 公告编号:2022-013
上海新炬网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委托理财受托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理财”)及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银行”)。

  ●委托理财产品名称、金额及期限:上海新炬网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购买浦发银行利多多公司稳利22JG5002期(1月特供B款)人民币对公结构性存款的金额为3,000.00万元,期限3个月整;公司购买平安理财-新安鑫(机构)9号三个月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金额为1,600.00万元,期限100天;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新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炬技术”)购买平安银行对公结构性存款(100%保本挂钩汇率)2022年90005期人民币产品的金额为1,600.00万元,期限100天;新炬技术购买浦发银行利多多公司稳利22JG5003期(2月特供)人民币对公结构性存款的金额为1,600.00万元,期限1个月零4天。

  ●履行的审议程序: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11月30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已分别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前述事项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具体情况详见公司分别于2021年7月14日、12月1日披露的《上海新炬网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42、2021-064)。

  一、本次委托理财概况

  (一)委托理财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闲置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不影响公司及子公司主营业务正常开展,确保经营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有利于增加资金效益,更好地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保障公司股东利益。

  (二)资金来源

  本次委托理财的资金来源为公司及子公司闲置的自有资金。

  (三)委托理财产品的基本情况

  单位:万元

  ■

  (四)公司对委托理财风险的内部控制

  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董事长及其指定人员在授权的资金额度、期限、产品类型内行使投资决策及签署相关法律文件等职权。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具体事务由公司资金财务部负责组织实施,并建立投资台账。同时,公司及子公司严格采取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及子公司将严格遵守审慎投资原则,筛选投资对象,选择信誉好、规模大、有能力保障资金安全的金融机构所发行的产品。

  2、公司及子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跟踪投资产品投向,如果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将对该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二、本次委托理财的具体情况

  (一)委托理财合同主要条款

  1、浦发银行利多多公司稳利22JG5002期(1月特供B款)人民币对公结构性存款

  公司与浦发银行签署了“利多多公司稳利22JG5002期(1月特供B款)人民币对公结构性存款”委托理财合同,其主要条款如下:

  ■

  2、平安理财-新安鑫(机构)9号三个月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公司与平安理财签署了“平安理财-新安鑫(机构)9号三个月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委托理财合同,其主要条款如下:

  ■

  3、平安银行对公结构性存款(100%保本挂钩汇率)2022年90005期人民币产品

  新炬技术与平安银行签署了“平安银行对公结构性存款(100%保本挂钩汇率)2022年90005期人民币产品”委托理财合同,其主要条款如下:

  ■

  4、浦发银行利多多公司稳利22JG5003期(2月特供)人民币对公结构性存款

  新炬技术与浦发银行签署了“利多多公司稳利22JG5003期(2月特供)人民币对公结构性存款”委托理财合同,其主要条款如下:

  ■

  (二)委托理财的资金投向

  公司购买的上述委托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分别为:

  1、浦发银行利多多公司稳利22JG5002期(1月特供B款)人民币对公结构性存款、利多多公司稳利22JG5003期(2月特供)人民币对公结构性存款按照存款管理,按照监管规定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的缴纳范围,产品内嵌衍生品部分与汇率、利率、贵金属、大宗商品、指数等标的挂钩。

  2、平安理财-新安鑫(机构)9号三个月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以下符合监管要求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

  (1)一般性存款、结构性存款、同业存单、货币市场工具、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发行的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债券质押式及买断式回购、资产支持证券、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收益凭证等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上述资产为主要投资范围的公募基金、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资产管理产品(包括符合监管要求的各类QDII资产管理产品,下同),及其他符合监管要求的债权类资产;

  (2)权益类、混合类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公募基金、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优先股,及其他符合监管要求的权益类资产;

  (3)利率互换、收益互换、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商品期货、期权等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公募基金、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本理财产品管理人在直接投资于金融衍生品类资产前,需先获得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资格。

  3、平安银行对公结构性存款(100%保本挂钩汇率)2022年90005期人民币产品所募集的本金部分作为平安银行表内存款,平安银行提供100%本金安全;衍生品部分投资于汇率衍生产品市场。

  三、委托理财受托方的情况

  公司购买的委托理财产品的受托方浦发银行(证券代码600000)和平安银行(证券代码000001)为已上市金融机构,平安理财系已上市金融机构平安银行(证券代码000001)的全资子公司。前述受托方与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四、对公司的影响

  公司最近一年及一期主要财务指标情况:

  单位:万元

  ■

  公司及子公司本次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不会影响公司及子公司日常资金正常周转和主营业务正常开展,并可以进一步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及子公司本次购买的委托理财产品的本金通过资产负债表“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列报,税后收益计入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

  五、风险提示

  本着维护股东利益的原则,公司及子公司将严格控制风险,谨慎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公司将根据经济形势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合理投资,但不排除该项投资受到市场波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信息传递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风险的影响。

  六、决策程序的履行及监事会、独立董事意见

  (一)浦发银行利多多公司稳利22JG5002期(1月特供B款)人民币对公结构性存款

  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总额由不超过人民币22,000.00万元(含本数)调整至不超过人民币18,000.00万元(含本数),在该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循环使用,授权有效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前次授权有效期限截止日(2022年2月25日)止。本事项不涉及关联交易,公司独立董事已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2021年7月14日披露的《上海新炬网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42)。

  (二)平安理财-新安鑫(机构)9号三个月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安银行对公结构性存款(100%保本挂钩汇率)2022年90005期人民币产品、浦发银行利多多公司稳利22JG5003期(2月特供)人民币对公结构性存款

  公司于2021年11月30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8,000.00万元(含本数)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在该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循环使用,授权有效期限为自前次授权期限届满之日起12个月内,即自2022年2月26日起12个月内。本事项不涉及关联交易,公司独立董事已发表了明确同意的独立意见,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2021年12月1日披露的《上海新炬网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64)。

  七、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及子公司最近十二个月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情况

  单位:万元

  ■

  注:此处实际收益为截至2022年2月28日实际收到的收益。

  特此公告。

  上海新炬网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3月3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