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2月23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002610 证券简称:爱康科技 公告编号:2022-031
江苏爱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江苏爱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净资产100%,请投资者充分关注担保风险。

  一、担保情况概述

  江苏爱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爱康科技”)第四届董事会第六十五次临时会议、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2022年度对外提供担保的议案》(相关公告编号:2022-005)。根据上述议案及公告,公司拟为江西慧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慧谷”)在6,000万元额度内的借款提供担保,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实业”)、江阴爱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农业”)提供反担保,反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担保。

  2021年12月23日,江西慧谷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分行(以下简称“中信银行”)签署了《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合同》,贷款金额为3,000万元,贷款期限自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2月21日。近日,公司与中信银行签署了《最高额保证合同》,为江西慧谷履行债务提供最高额债权本金3,000万元及利息等其他费用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保证期间为主合同项下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以上担保金额在公司已经履行审议程序的担保额度以内,无需履行其他审议、审批程序。

  二、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

  ■

  注:上述被担保方2020年度、2021年1-9月财务数据未经审计。被担保方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三、担保协议的主要内容

  近日,公司与中信银行签署了《最高额保证合同》,为江西慧谷履行债务提供最高额债权本金3,000万元及利息等其他费用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保证期间为主合同项下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保证范围包括主合同项下的主债权、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迟延履行金、为实现债权的费用和其他所有应付的费用。

  四、董事会意见

  公司董事会认为:

  1、公司为江西慧谷履行债务提供最高额债权本金3,000万元及利息等其他费用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8 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的规定。

  2、截至2021年9月30日,江西慧谷资产总额32,898.92万元,负债总额7,868.05万元,净资产25,030.87万元。江西慧谷2021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532.95万元,净利润129.49万元,生产经营情况正常。爱康实业、爱康农业为本次担保提供反担保,反担保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鉴于被担保方江西慧谷及反担保方爱康实业、爱康农业经营情况稳定,公司董事会认为本次对外提供担保风险较小并可控,不会损害公司及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

  3、根据公司《对外担保决策管理制度》,公司指定专门人员持续关注上述被担保人的情况,收集被担保人最近一期的财务资料和审计报告,定期分析其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关注其生产经营、资产负债、对外担保以及分立合并、法定代表人变化等情况,建立相关财务档案。

  五、累计对外担保数量及逾期担保的数量

  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经审议的对外担保额度为106.07亿元。实际发生的对外担保余额为人民币67.46亿元,其中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提供担保余额为人民币31.85亿元;对出售电站项目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为人民币15.33亿元;对赣州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赣州发展融资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担保提供反担保余额为人民币9.67亿元;其他对外提供担保余额为人民币10.61亿元。以上担保累计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约为164.69%。若包含本次担保,累计担保余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约为165.43%。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除公司已经披露过的担保平移、代偿事宜外,公司没有新增涉及诉讼的担保及因担保被判决应承担的损失。公司将持续关注该事项并依法采取措施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及时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江苏爱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