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2月11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构人士: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提升

  (上接A01版)

  应着力巩固可持续性

  新增信贷、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稳步增长,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加强,未来应着力巩固这种可持续性。

  专家认为,一季度货币政策调控有望持续发力。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预计,下一阶段国内逆周期与跨周期政策效果将继续显现。人民银行或继续通过降准、降息、结构性支持工具给予支持。同时,房地产市场与基建投资回暖,有望带动实体信贷需求明显改善。

  市场人士认为,后续MLF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仍有下降空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人民银行或在一季度持续释放流动性,预计利率还有进一步调降空间,MLF利率、LPR仍有下调可能,其中5年期以上LPR或再次下行。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一平认为,虽然当前连续调降MLF利率的必要性有所降低,但考虑到信贷回暖与房地产预期偏弱仍然存在,人民银行或许还有继续引导LPR下行的政策意愿。

  此外,市场人士强调,下一阶段,稳增长要继续扩内需、稳外需。针对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要用好总量和结构政策,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尽快扭转市场预期,提振信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关注稳增长链条投资机会

  “宽货币、扩基建等政策组合拳正陆续打出。”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2022年政策环境对市场和经济都比较友好,要高度关注基建地产等稳增长链条的投资机会。

  德邦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认为,市场处于大盘股相对小盘股强势的初中期,宽信用和稳增长的政策组合或继续驱动这种市场风格演进。

  “总量多增、结构优化的金融数据对股市有较强的正向拉动作用,由此将催生权益市场行情,要更加关注宽信用相关受益主体。”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