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2月09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资产优势尽显 全球资金坚定增配
● 本报记者 费杨生 昝秀丽

  ● 本报记者 费杨生 昝秀丽

  

  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全球资金流向逆转是投资者关心的焦点话题之一,但从高盛交易员Scott Rubner日前发布的报告和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看,全球资金依然流入新兴市场股市,中国资产受青睐。

  专家认为,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资本回流美国的影响不宜夸大,且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在基本面更优良、性价比更高、发展潜力更大等综合因素支撑下,中国资产将保持强劲吸引力。

  不宜过度担忧资金流向逆转

  从历次美联储加息周期影响看,全球资金回流美国进而造成部分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动荡并不鲜见,这也成为A股市场投资者担心的不确定性风险之一。但在不少专家看来,美联储此轮紧缩政策的外溢影响不宜夸大,且资金流向逆转问题发生在部分新兴经济体身上,中国市场保持了外资净流入。

  本轮发达经济体在量宽期间,跨境贷款和贸易融资等资金流入有限,未来我国去杠杆压力较弱。国家外汇局数据显示,本轮发达经济体量宽期间,人民币汇率总体预期平稳,2020年二季度到2021年二季度,跨境贷款和贸易融资合计增长8%,低于2009年到2013年上一轮量宽期间年均21%的增速。2021年下半年美联储政策调整预期增强以来,相关跨境资金变动较为平稳,未来调整压力不大。

  外资持续加仓人民币资产是主趋势。2017年扩大资本市场开放以来,2018年到2021年,外资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超过7000亿美元,年均增速34%。即使在2018年上半年出现了中国国债收益率下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的情况,但外资增持中国债券的势头也未减弱。“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这是在上一轮紧缩之后发生的新变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说。

  目前,欧美货币政策收紧的外溢影响已得到部分释放,全球资金流向并未出现逆转。上述高盛报告显示,今年初至第五个交易周结束,全球股市共录得106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今年1月,全球股市录得842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创下有记录以来的第二好新年开局表现,但资金流入了“全球其他地区”的股市,而不是流入美股,这是罕见的情况。

  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同样显示,在截至2月2日的一周内,尽管A股春节假期休市,但全球新兴市场和亚洲(日本除外)股票基金分别延续了六周和八周的资金流入态势。在2022年的第三周,部分资金从美国股市流入新兴市场股市,中国股票型基金受资金青睐。

  在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看来,美联储后续的加息缩表节奏仍会受制于美国经济、就业、通胀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发生超预期的货币收紧空间有限。当前,中美利差仍有一定的安全垫,即使美国市场利率水平进一步上行,也不至于造成国际套利资金大规模回流美国。

  中国资产吸引力强底气足

  不少专家认为,即使面临全球资金从新兴经济体撤出的冲击,但由于基本面向好的确定性更强、投资的性价比更高等因素,中国资产仍将保持强大吸引力。

  全球头号对冲基金桥水基金1月底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在海外发行的中国基金资产总值突破340亿元,公司正进一步加码布局人民币资产。专家认为,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此举信号意义明显,意味着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在一定意义上具备“绿洲效应”。

  看好中国资产的不止桥水基金一家。“与美股相比,我们对A股在2022年以及长期的表现都更为乐观。”先锋领航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表示,一是估值较合理;二是2022年政策转向稳字当头,对A股市场有利;三是政策环境有利。(下转A02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