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1月11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1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建议
金融机构应鼓励消费者合理分配收入支出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瞭望智库与中国光大银行日前联合发布的《2021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白皮书——金融消费者体验与保护的道与术》提出,金融机构应鼓励消费者合理分配收入支出,根据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动态评估消费能力,合理灵活使用消费信贷,避免“信贷绑架”现象。

  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在解读《白皮书》内容时介绍,提升金融消费者体验与保护能力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其真实需求。课题组对全国30多个城市的金融消费者开展调研,了解其关注焦点和需求变化。

  首先,安全性是消费者的关注焦点之一,各年龄段消费者均如此。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主要对信用卡被盗用盗刷、个人信息泄露、信用卡丢失等方面存在担忧。其次,消费者非常关注产品使用中的获得感,比如授信额度、优惠活动、积分变动等。再次,课题组调研发现,无论年龄、地域差异,消费者获得实惠价值的需求是共通的。

  《白皮书》数据显示,不同年龄层使用信用卡的需求有显著差别。其中,“85前”消费者较“85后”消费者更看重积分、安全和便捷。

  齐晔认为,金融消费者对精神富裕的需求越来越高,课题组因此提炼出在解决消费者体验及保护痛点问题的“SHE模型”(S即安全意识;H即科学消费;E即价值获得)。

  在安全意识层面,金融机构应结合最新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完善金融安全管理流程,完善组织架构,从而更好地推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系统性建设。

  在科学消费层面,一方面,金融机构应鼓励消费者合理分配收入支出,根据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动态评估消费能力,合理灵活使用消费信贷,避免“信贷绑架”现象,进而避免造成全社会较大面积的信用损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自身零售信贷结构、放贷偏好及流程的管理,避免不理性、不健康的产品广告宣传,防止全社会消费需求无序扩张。

  在价值获得层面,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要满足消费者的获得感,一方面要通过提供服务和减费让利等方式,让消费者在物质层面获得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和利益。另一方面要打造出包括健康、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全场景服务生态”,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强其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从而推动民众精神富裕的实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