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举行
专家建议研究推进国际板建设
● 本报记者 王可

  ● 本报记者 王可

  

  202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新发展格局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主题展开思想碰撞,建议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研究推进国际板建设、积极争取国际碳定价权。

  加快发展科技金融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致辞表示,“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重点聚焦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数字化转型,深化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的2.0版。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公共大数据对中小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开放,让中小企业通过普惠的大数据金融平台更便利获得金融服务。

  二是进一步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加快发展科技金融。一方面要打造金融科技中心,同时也要打造绿色金融国际枢纽,进一步发展科技金融,为科创企业包括硬科技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

  三是进一步推动更加深入的改革开放和创新,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型融资的比重。

  四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包括QDLP等在内的开放试点,进一步拓展自由贸易上网,更好服务企业自贸业务。

  研究推进国际板建设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从当前的国内外环境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必要研究推进国际板建设。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沿线国家和地区许多企业很难通过股权和债权进行融资。“应该考虑从这方面着手,允许‘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比较好的企业到中国市场融资。”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推进对外开放水平,加速国际化,还涉及货币兑换、会计准则、语言、监管标准等问题。周小川认为,要保护我国投资者对外投资,也要保护国际投资者在我国投资。因此,提高相关准则透明度,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加大投资者保护是国际板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与绿色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建议创新发展碳交易、碳金融;积极争取国际碳定价权,培育上海成为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