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活水展力量 “牛劲十足”奔小康
农业银行助推农业发展升级
● 本报记者 王方圆

  ● 本报记者 王方圆

  

  虽然近期天气渐冷,但在河北省武强县的万头奶牛饲养牧场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据了解,武强奶业特色产业集群总产值已达近23亿元。

  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农业银行就与武强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连续6年选派优秀挂职干部,积极推动武强县奶业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武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土壤、光热资源充沛,昼夜温差大,季节性气候显著,发展奶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为解决当地农户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农业银行近年来围绕乳业产业链特点,延伸奶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优化推出了“青贮贷”,较好满足了上游青贮供应商购置青贮饲料的资金需求。

  截至11月末,农业银行在武强县累计发放“青贮贷”1560万元,通过安置就业、土地流转形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人增收,累计收储1100户青贮,6200亩土地,有力支持了武强县奶业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不仅如此,农业银行还创新性地打造了政银企合作协同的模式——一方面给予富源牧业、富奥牧业等奶业龙头企业信贷支持,另一方面组织引导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动务工等方式支持奶业产业发展。在这一模式下,不仅奶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还帮助脱贫户获取租金、薪金等收入。目前,武强县通过该模式已带动156名贫困群众就业、3300多户脱贫户增收。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除提供信贷支持外,农业银行还积极推动武强县奶业产业转型升级,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提高投入产出率和科技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实地走访了当地多家饲草基地和牧场,与畜牧专家开展了多轮调研论证。我们正准备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搭建武强县奶业产业振兴大数据平台。”农业银行派驻武强县挂职副县长付强表示。

  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意义重大。据介绍,这一平台将实现对全县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和粪肥处理等信息的全面收集,提高全县奶业信息化监管管理水平,相关信息还将总体纳入全县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为数字金融服务全县智慧牧业垫定信息基础。     

  为进一步推动武强县奶业产业升级,农业银行发挥自身客源优势,为武强县引进优质项目助力产业规模化。“今年,我们联合农行北京分行,充分发挥客户资源优势,成功引荐了天津又一丰集团万头牧场项目落户武强县,助力武强县建设一流奶源基地。”付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额5亿元,总占地面积1100亩,奶牛养殖规模达1万头,年产牛奶可达6万吨,可带动当地200余人就业。

  农业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更好发挥金融服务“三农”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继续聚焦武强县奶业发展,帮助武强县奶业发展配套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农行力量。

  武强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是农业银行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农业银行全面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截至11月末,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6.16万亿元,比今年年初增加8658亿元,同比增16.36%,高于全行增速3.25个百分点,增量、增速均为农业银行近5年最高水平。在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1.45万亿元,比今年年初增加1704亿元;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2606亿元,比今年年初增加293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