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锦好医疗董事长王敏:
加快发展自主品牌 打造助听器龙头企业
● 本报记者 武卫红

  

  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以来,锦好医疗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获得不少机构投资者密切关注。近日,锦好医疗董事长王敏在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公司将围绕数字助听器等产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发展自主品牌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打造国产助听器龙头企业。

  

  ● 本报记者 武卫红    

  锦好医疗新办公大楼效果图 公司供图

  获机构投资者关注

  资料显示,锦好医疗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助听器研发、生产及销售,获得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及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瞪羚企业”等称号。目前,公司拥有知识产权115项。其中,外观设计专利66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项。

  2018年9月,锦好医疗在全国股转系统公开挂牌。2021年10月,锦好医疗晋升新三板精选层。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锦好医疗与其他精选层企业一起平移至北交所,成为首批北交所上市企业之一。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后,近期锦好医疗股票交易持续活跃,并获得机构投资者广泛关注。公司公告显示,上市后锦好医疗共接待了36家知名机构集中调研,其中包括华夏基金、大成基金、汇添富基金等9家公募基金,安信证券、申万宏源、国泰君安等24家券商以及湖南轻盐创投、人保财险、中航信托知名投资机构,创下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司单日接待机构调研数量最多纪录。

  公司公告显示,此次调研主要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自主品牌打造以及研发计划等方面展开。锦好医疗表示,公司将聚焦于高端助听器业务,募投项目预计2022年底完成基础建设,拟逐步释放完整产能,同时还将根据未来发展规划和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产能建设。

  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据统计,2020年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已增至58亿元,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未来我国助听器市场成长空间巨大。目前,国内助听器普及率相对较低,国产品牌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锦好医疗早期发展主要定位于海外市场,通过ODM模式快速开拓市场,产品覆盖欧洲、亚洲、美洲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2018年开始,公司开始积极打造自主品牌并大力拓展国内市场。

  近年来,公司自主品牌销售份额持续提升。公告显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自主品牌的销售金额分别为205万元、1032.42万元、1935万元和1200万元,营收占比由2018年的1.95%大幅提高到2021年的12.03%。

  王敏介绍,与ODM模式的产品相比,自有品牌无论是毛利率,还是盈利水平都更高。以2021年上半年为例,自有品牌产品毛利率为53.71%,较ODM模式产品毛利率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

  王敏表示,目前锦好医疗自有品牌产品主要通过线上电商直销、线下批发商和经销商模式进行销售。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线下渠道,预计随着渠道逐步完善,国内市场的销售收入将持续增长。

  聚焦高端数字助听器领域

  按照助听器放大器信号处理方式的不同,助听器可以分为模拟助听器和数字助听器。从助听器行业市场趋势和技术迭代情况来看,近年我国数字助听器市场增长迅速,正在加速取代模拟助听器。

  为保持在助听器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锦好医疗一直高度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分别为471万元、817万元、1067万元。

  在高端数字助听器领域,锦好医疗已提前布局并持续发力。数据显示,近年来公司数字助听器产品销售占比不断提高,由2018年的3.11%提高至2021年上半年的27.45%。2020年8月,公司新设立一家子公司,专门开发助听器数字芯片及相关算法研究,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自主芯片和算法的助听器企业。目前公司已完成了芯片的后端设计,并取得了样片,并已与芯片代工厂签订了流片服务协议。

  据悉,锦好医疗登陆精选层共募集资金1.83亿元。按照规划,上述募集资金将用于智慧医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智能助听器设计研究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王敏介绍,智能助听器设计研发中心项目将通过优化研发环境、引进先进研发设备及优秀研发人才等途径,进一步提高锦好医疗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竞争实力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打造国产助听器龙头企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