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002352 证券简称:顺丰控股 公告编号:2021-138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华泰佳越-顺丰产业园一期第1号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进展公告

  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背景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18年8月22日分别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资产证券化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以公司旗下的物流产业园为标的资产(具体为上海丰预泰实业有限公司和无锡市丰预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丰预泰”、“无锡丰预泰”)设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并通过专项计划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

  2018年11月2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关于华泰资管“华泰佳越-顺丰产业园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符合深交所挂牌条件的无异议函》(深证函【2018】666号)。2018年12月11日,以深圳市丰泰电商产业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泰资产”)为原始权益人的“华泰佳越-顺丰产业园一期第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正式成立,募集资金总规模为人民币18.46亿元。每三年延展运作一次。公司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泰森”)为优先收购权人,在专项计划产品到期、延展运作进入处置期或提前终止时,可通过自己或指定主体行使物流产业园资产的优先收购权。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2018年8月24日、2018年12月4日、2018年12月12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上(http://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开展资产证券化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编号:2018-079)、《关于开展资产证券化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18-102)、《关于华泰佳越-顺丰产业园一期第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立公告》(公告编号:2018-103)。

  二、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进展

  2021年8月30日,根据专项计划资产管理合同约定,专项计划管理人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资管”)启动延展运作程序,陆续执行了向权益级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进行延展运作权益级询证流程、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开放退出流程。2021年11月29日,根据专项计划延展运作流程执行结果,专项计划不再进行后续延展运作流程,专项计划进入处置期并启动优先收购询证流程。

  三、行使优先收购权

  2021年11月29日,专项计划管理人华泰资管向顺丰泰森发出书面通知,征询顺丰泰森是否行使物流产业园资产优先收购权。根据书面通知,本次行权价格应不低于物流产业园物业资产估值。华泰资管聘请房地产估价机构进行定期估价,根据仲量联行(北京)土地房地产评估顾问有限公司2021年9月30日出具的以2021年6月30日为价值时点的上海丰预泰《房地产估价报告》和无锡丰预泰《房地产估价报告》,专项计划项下物流产业园物业资产合计评估价值为人民币19.9672亿元。

  2021年11月30日,顺丰泰森向华泰资管发出回函,决定指定子公司丰泰资产对专项计划的物流产业园资产行使优先收购权(优先收购权人和原始权益人为同一主体),行权标的具体包括深圳顺泽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1(1 深圳顺泽持有上海丰预泰100%股权。)100%股权(以下简称“深圳顺泽”)、深圳顺泰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2(2 深圳顺泰持有无锡丰预泰100%股权。)100%股权(以下简称“深圳顺泰”)、对上海丰预泰人民币5.46亿元的股东借款债权、对无锡丰预泰人民币1.20亿元的股东借款债权。

  丰泰资产于2021年12月8日签署了优先收购交易相关协议。根据专项计划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经交易双方确认,行权价格合计为人民币19.9672亿元,其中:股权转让价格合计为人民币13.3072亿元,债权转让价格合计为人民币6.66亿元。标的股权基本情况如下:

  ■

  四、对上市公司影响

  本次交易完成交割后,“华泰佳越-顺丰产业园一期第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后续将终止并完成清算。深圳顺泽和深圳顺泰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上述事项对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均不构成重要影响。

  特此公告。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二○二一年十二月十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