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公司纵横·科创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极飞科技
发力构建智慧农业生态
● 本报记者 刘杨 见习记者 张科维

  ● 本报记者 刘杨

  见习记者 张科维

  

  极飞科技科创板IPO申请日前获受理。公司此次拟募资15.09亿元,投向数字农业智能制造基地等项目。极飞科技表示,将继续加大资源投入,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在构建智慧农业生态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设备+信息+服务”的价值。

  将前沿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极飞科技致力于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为农业赋能,以智慧农业为发展方向,将前沿技术带入农业生产管理中,搭建广大农民与科技之间的桥梁。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研发、制造并销售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农业物联网设备等在内的智能农业装备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完整的产品矩阵和数据闭环,为农业提供精准、高效、灵活、经济的无人化生产解决方案,以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报告期),极飞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3.57亿元、5.30亿元、4.6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71.74万元、-3970.32万元、-6084.55万元、-8512.29万元。

  招股书显示,智能农业装备是极飞科技主要的收入来源,报告期各期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3.91%、87.17%、89.60%及90.39%。其中,智能农业装备收入主要由农业无人机产品贡献,占比分别为72.19%、75.87%、79.43%和79.47%。

  构建数字化农业生产体系

  依靠多年来对智慧农业的探索实践,极飞科技构建了数字化农业生产体系,逐步形成了“全面感知—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的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投资数字农业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广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及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其中,数字农业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拟建设数字农业智能装备生产制造基地,新增各类主营产品的自动化生产线,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及质量稳定性,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司生产能力及盈利能力。

  公司表示,近年来国内智能农业装备市场需求增长明显,预计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智能农业装备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时该类产品的功能逐渐完善,产品逐渐成熟,使用效果明显,农业从业者对该类设备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另外,政策鼓励高端农业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出台购置补贴政策,大幅提高我国智慧农业市场渗透率。

  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应用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科技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项目落地,信息技术将不断优化和改造农事各环节的生产方式,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高强度的人力劳动有望由精准高效、智能环保的农业设备所承担。农机产品的效用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效率提高,更在于辅助决策、自主决策,推动农业发展迈入少人化或无人化的智慧农业生产新阶段。

  加大研发投入

  极飞科技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4884.82万元、6947.43万元、9735.84万元和8130.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5.18%、19.49%、18.36%和17.35%。公司拥有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团队。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共计527人,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为38.47%。经过多年发展和研发投入,公司产品功能和性能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根据招股书,本次公司拟使用60429.50万元投资广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将进行研发中心及所需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并引进一批掌握行业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研发组织体系,加强对既有研发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壮大研发团队,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促进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满足未来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而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极飞科技表示,智慧农业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相关产品及服务的发展均对企业技术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下游行业客户要求的提高,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相关核心技术进行持续研发升级,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随着对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公司的研发项目不断增加,现有的研发场地、设备条件、人才规模和组织管理等已难以满足持续新增的研发课题需求。

  对于未来发展战略,极飞科技表示,将持续致力于用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开发更多农业科技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大资源投入,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