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2021金牛资产管理论坛暨金牛奖颁奖典礼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9月29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纪文:
下一步将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 本报记者 林倩

  ● 本报记者 林倩

  

  9月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2021金牛资产管理论坛”上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要开展市场交易,推进配套的监测、登记、交易等工作。发电行业率先进入碳市场,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常纪文介绍,结合国家碳排放清单的编制,生态环境部已重点组织开展了钢铁、水泥、建材、航空、石化、化工、有色、造纸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核查。生态环境部已委托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进一步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充分发挥全国碳市场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的作用。

  在常纪文看来,中国已经对全世界作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庄重承诺。该承诺既参考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目标和国际气候变化应对的协定要求,也考虑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和实施。一些地方在落实中央决策的时候没有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新发展观,出现了一些偏差。

  “我对碳达峰、碳中和是充满信心的,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是短暂的,肯定在明年就会解决,再过三、五年回过头来看的时候,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常纪文表示。

  具体来看,常纪文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既要做减量,也要做增量。减量是传统的化石燃料要慢慢减下去,增量是清洁能源的比重要不断提升,在2030年左右,慢慢实现经济增长不完全依赖化石能源。从利益格局调整与工作起步来看,碳达峰比碳中和更难,但不能对一些传统的高耗能产业“一刀切”。

  产业结构优化是节能减碳的重要途径之一。常纪文表示,可以以流域和区域为单位,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更大力度进行产业优化,减少同质化,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区域和流域的碳排放,包括对能源的消耗,有利于节能减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