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24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开花结果 “三创四新”蓄势远航

  (上接A01版)截至8月20日,创业板新增182家注册制上市公司,其中157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86%。创业板注册制公司分布于37个行业,前五大行业占比为40%。

  改革释放活力 服务创新成效显著

  注册制改革擦亮创业板“三创四新”底色,为创新经济“翻新”出更肥沃的土壤,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数字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注册制下企业创新能力突出,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崭露头角”。总体来看,182家创业板注册制公司拥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约1.5万项,66家公司正在开展所在行业的相关前沿领域研究,28家属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外,多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拥有国际国内领先技术,成为细分行业龙头。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助力产业升级,是革新后创业板的另一大亮点。据统计,在182家创业板注册制公司中,有94家公司技术、产品可以促进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同时,新上市企业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创业板注册制公司涵盖现代物流、研发设计、人力资源服务等多个领域,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与先进制造业等深度融合,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此外,创业板注册制公司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助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制度持续优化 改革永无止境

  创业板本次改革在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同步实施注册制,以注册制为主线,统筹完善上市、信息披露、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交易、退市等各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使改革活力得以输送至每一根“毛细血管”。

  本次再融资注册制改革从发行条件、小额快速融资限额、批文有效期等方面优化制度安排,压缩审核注册期限,提高融资效率,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注册制实施以来,截至8月20日,深交所共受理创业板公司再融资申请362家次,248家次已注册生效,拟募集资金2370亿元,其中170家实施完成,实际融资1638.88亿元,融资家次及融资金额超过以往的任一年度。

  “在创业板再融资新政实施后,非公开发行流程更透明,时间更可控,结果更可期。”科锐国际首席财务官兼董秘陈崧表示,公司于2020年年底启动再融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平台建设项目等。2021年7月,科锐国际快速完成再融资项目,通过资本为公司数字化转型夯实基础。

  在重组注册制改革方面,创业板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同行业或上下游产业整合,在定价机制、配套融资等方面放宽限制,提升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截至8月20日,实施注册制以来,深交所共受理重组项目23家,交易金额合计309.88亿元,注册生效8家,交易金额合计41.76亿元。

  本次股权激励改革引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模式,在授予价格、激励对象、激励规模等方面优化制度安排。注册制实施以来,创业板新型股权激励方案持续涌现。截至8月20日,共有231家创业板公司披露246单股权激励方案,其中164单方案使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占比达66.67%。

  创业板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创业板既收获了丰硕的改革成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与问题。

  进一步促进市场化和法治化,是市场共同的期待。在市场化方面,前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促进新股定价和新股发行节奏市场化。应尽快明确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及配套规则。

  在法治化方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建议,进一步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在上市公司质量上推进优胜劣汰。

  “改革没有完成时,沿着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坚定走下去,每个环节进步一点,持续进步,就很好了。”王骥跃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