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公司纵横·科创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20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复科创板上市申请首轮问询
聚和股份:技术实力与业绩增长具有匹配性
● 本报记者 刘杨 见习记者 张科维

  ● 本报记者 刘杨 见习记者 张科维

  

  8月17日,聚和股份回复科创板上市申请首轮问询,涉及收购三星资产、主要产品、研发费用等方面问题。聚和股份表示,收购三星资产将优化补充公司现有技术体系。公司建立了稳定的核心研发团队,并与诸多下游客户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技术实力与业绩增长具有匹配性。

  聚和股份专注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主要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用正面银浆。公司此次拟募集资金投资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导电银浆建设(一期)等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提升技术及专利壁垒

  根据招股书,2020年12月公司以800万美元价格向三星SDI、无锡三星购买了与光伏银浆生产相关的设备及境内外专利或专利申请权、非专利技术及交叉许可协议等无形资产。上交所要求公司结合2018年、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同行业、收购三星较多资产的情况,说明公司技术实力与业绩增长是否匹配。

  对此,聚和股份回复称,公司的技术实力与业绩增长具有匹配性。2018年至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18亿元、8.93亿元、25.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9.02%。2019年、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6.76亿元和16.08亿元,增幅分别达310.44%和180.03%。同时,公司研发投入保持快速增长,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629.34万元、3893.36万元、9337.3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9.39%,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公司指出,2018年、2019年整体研发投入低于帝科股份等竞争对手,但公司及时将研发重心转移至单晶电池领域,建立了资深、稳定的核心研发团队。同时,公司不断迭代核心技术,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与诸多行业知名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于购买三星SDI及无锡三星的设备及无形资产,公司表示,此举使得公司有机会充分学习研究、分析比较原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优化补充公司现有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司技术及专利壁垒,增强核心竞争力,稳固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具备HJT电池用银浆量产能力

  招股说明书披露,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基于核心技术开发的产品已满足N型TOPCon电池、HJT电池等多种主流及新型高效电池对正面银浆的要求。上交所要求说明,公司在TOPCon成套银浆、HJT银浆产品等新型N型电池银浆方面的产业化情况。

  对此,聚和股份回复称,公司TOPCon电池用银浆已实现批量生产、销售。采购公司TOPCon电池用银浆产品的客户包括中来光电、阿特斯、晶科股份等知名太阳能电池厂商。根据CPIA出具的数据,2020年TOPCon电池用银浆的需求量在100吨左右,公司的出货量占TOPCon细分银浆市场的需求量约24%。公司指出,随着未来TOPCon电池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预计公司的TOPCon电池用银浆产品收入将随之增加。

  对于HJT银浆领域,公司表示,现已具备量产HJT电池用银浆产品能力,但因HJT电池市场渗透率较低,导致下游市场受限,仅在部分企业中实现小规模量产。2020年,公司HJT电池用银浆产品销售金额达266.37万元。通威太阳能、东方日升等知名太阳能电池厂商为公司HJT产品的主要客户。随着市场对HJT认可度逐步提高,公司HJT电池用银浆产品将逐步实现批量生产。

  研发投入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629.34万元、3893.36万元、9337.3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9.39%。其中,2020年研发费用中材料及动力费金额为3866.37万元,较上期大幅增长。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2020年材料及动力费用金额显著增长的原因。

  对此,聚和股份回复称,报告期内,公司各期平均每个项目每个月投入材料及动力费用接近,2020年材料费用显著增长的原因主要为研发方向增加,研发项目增多。

  公司指出,近年来,单晶PERC电池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持续提高单晶PERC电池效率是2020年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TOPCon电池和HJT电池则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已成为行业的研究热点。

  公司表示,为进一步加强研发优势,保持竞争优势,公司设立了PERC单晶高效无机体系开发项目和高效光伏银浆产品应用性能开发及工程化项目,以开发性能更佳的银浆产品。同时,为布局TOPCon电池银浆和HJT电池银浆,公司设立了N型TOPCon钝化接触层高导电性银浆开发项目和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HJT)电池超高导电性低温银浆开发项目,以研发新型银浆产品。此外,公司设立了国产银粉在晶体硅电池正面导电银浆的应用与开发项目,并继续对银粉表面修饰研究等方面开展研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