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金管理类产品调整竞速 与货基同台竞技胜算几何

  (上接A01版)

  担忧规模下降

  资管新规落地以来,可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现金管理类产品由于净值稳定、申赎方便等特点备受投资者青睐,成为了理财净值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亦是过去两年银行理财总体规模企稳回升的重要增长点。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3.40万亿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4.16万亿元,而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5.03万亿元,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为7.34万亿元。

  随着现金管理类产品不断规范,银行理财或失去昔日的高增长点。前述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坦言,公司有信心按时完成转型,不过在节奏上却有一些顾虑。“前两年现金管理类产品被用来冲规模,增长得很快,我们也担心过早完成整改会否导致管理理财规模较快下降。” 

  除规模下降外,收益率也是考虑因素之一。陈雪花表示,目前现金管理类产品相对于货币基金在收益率上存在一定优势,但产品投资范围还未完全符合现金管理类产品新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目前存续的产品中仍有少量产品投向权益市场;投向固收的产品中有少部分配置了AA+以下的债券;部分产品杠杆率超过规定水平。

  此外,在上述城商行理财子公司高管看来,部分公司整改进程较慢还存在客观原因。“一是过渡期时间较长,如果从现在开始不再配置长久期资产,随着时间推移,临近过渡期结束时进行部分资产的切换工作也来得及;二是部分产品已经配置了长期限资产,例如二级资产债、永续债等,只能慢慢消化。”

  与货基竞争各有优势

  随着监管拉平,现金管理类产品将与货币基金站上同一起跑线上。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从市场平均收益率来看,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7月平均收益率较6月下降约0.02个百分点,收益率变化尚不明显,其整体收益率仍比货基高60至80个BP。

  随着整改逐步推进,银行理财现金管理类产品昔日优势是否会消失,与货币基金竞争胜算几何?

  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未来现金管理类产品相对于货币基金的收益优势将逐渐消失,银行理财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此外,作为支撑整个银行理财规模企稳回升的重要产品类型,现金管理类产品如果增长乏力,理财产品总规模可能也会受影响。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在投资范围上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虽然十分类似,但前者或可通过投资私募债、PPN等非公开债券开展“品种下沉”策略,小幅做高收益。另外,现金管理类产品可以和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进行连接,同时依靠母行销售渠道仍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上述城商行理财子公司高管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优势亦有信心,她表示,这类产品比的就是流动性管理,银行的客户是零售客户,流动性管理压力小。银行理财在场景设计方面更贴合客户需求,对客户需求的响应很及时,因此并不担心客群流失问题。

  曾刚表示,下一步银行理财需丰富产品类型、培养核心投资能力,在短期内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寻找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替代,例如开发短期定开类产品等。除了产品和投资能力的层面外,银行还可以围绕个人财富管理的需求打造综合化平台,由此将原本的价格竞争转化为平台竞争,利用好银行的客群和科技优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