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6月29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紫丁香计划”开花结果
黑龙江上市公司发挥特色优势争奇斗艳
● 本报记者 宋维东

  ● 本报记者 宋维东

  

  近年来,黑龙江省紧紧围绕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黑龙江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曹勇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紫丁香计划”助推下,黑龙江资本市场不断蓄力,取得长足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黑龙江特色优势显著,为做强做大区域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在黑龙江全方位振兴中,辖区上市公司正以强有力的使命和担当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历史机遇,重视技术创新,进一步做强主业,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

  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黑龙江证监局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使命,聚焦机器人和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石墨及深加工、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黑龙江优势产业,逐步打造形成“培训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的新发展格局。

  曹勇介绍,目前黑龙江辖区IPO在审企业4家,在辅导企业13家。其中,有4家企业完成辅导验收。此外,还有重点培育推动企业24家,后备资源库154家。

  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实施旨在提高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的“紫丁香计划”,着力推动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不断做强主营业务,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这一计划已“开花结果”。2019年,新光光电实现科创板首批上市;2020年,广联航空成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东北三省首家创业板注册上市企业。近日,龙版传媒通过发审会,向资本市场进军又迈出坚实一步。

  一直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黑龙江省“十四五”规划首次明确了资本市场发展和推进企业上市目标。黑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黑龙江省级财政还出台了对上市企业给予1000万元资金的奖励政策。

  日前,黑龙江省政府专题召开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座谈会,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建立健全资源挖掘、精准服务、问题解决、政策帮扶、宣传动员“五大机制”。

  “黑龙江省依托政府部门、交易所、中介机构的联动机制,发挥‘紫丁香资本市场学院’的‘苗圃’功能,强化对资本市场宣讲以及相关培训工作,引导企业更加重视资本市场,规范运作,全面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曹勇说。

  服务地方经济

  2020年,黑龙江辖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长3.76%,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021年一季度,黑龙江辖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较上年同期增长22.44%,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3.12%。

  “黑龙江辖区上市公司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曹勇说,“一方面,各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聚集,快速成长为相关行业的龙头;另一方面,辖区上市公司通过技术引领和产业链延伸,带动地方相关行业企业发展。”

  例如,中直股份是我国直升机和通用、支线飞机科研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Y12轻型多用途飞机、Z9系列直升机、EC120直升机和转包国外航空产品四大系列产品的外向型航空骨干企业。公司还带动上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其配套企业广联航空深耕复合材料、飞机零部件及工装领域,于2020年实现上市。

  博实股份是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应用领域的龙头,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后处理成套设备。葵花药业的“小葵花”品牌已成为小儿用药领域的知名品牌。中国一重采取“一重产业园”模式,主导成立了高端重型装备产业联盟,引进10余家外地装备制造企业到齐齐哈尔投资,在本地配套比例已由原来不足20%上升至52%。

  此外,新光光电引领成立新光飞天光电产业园,吸引了大批投资人和合作方,打造光电生态产业链。园区已形成以新光光电、工大测控、工大航博、哈船导航、凯纳科技、黑龙江水利建设等公司为核心的光电产业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黑龙江辖区市场主体风险显著下降。2018年以来,辖区6家上市公司风险得到化解,占风险公司总数的60%;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化解率分别达到92.9%和96.9%;第一大股东高比例质押公司由峰值时的11家降至5家,压降幅度达54.55%。此外,债券违约规模由最高峰69.84亿元降至26.44亿元,化解率达62.14%。

  特色优势显著

  曹勇指出,近年来黑龙江资本市场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期存在的间接融资多、直接融资少的问题一直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目前,辖区资本市场整体实力排名靠后,新增上市公司少,企业缺乏上市意识和观念,一大批优质企业“待字闺中”。

  “差距就是潜力。我们既要看到差距,更要看到未来加快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潜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出路。”曹勇说,“这种信心来源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和优势,来源于黑龙江省企业上市潜力远未发挥的实际。”

  在曹勇看来,黑龙江行业优势明显。黑龙江农业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充分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等优势,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现代农业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上市潜力巨大。此外,依托农业优势,黑龙江已经孵化出完达山、九三等国内知名食品龙头企业,以及年收入超50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大庄园等一批农业拟上市企业。

  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围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石油石化、机器人制造、生物医药、石墨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优质拟上市公司。

  黑龙江待挖掘资源丰富。从企业纳税情况看,2020年,黑龙江省有300余户企业增值税纳税金额超2000万元,其中包括众多未上市的优势制造业企业。有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年盈利高达6亿元至7亿元;还有一批行业隐形冠军企业。

  黑龙江科创资源潜力大。黑龙江省两院院士超过40名,科研院所达200多家,年科技成果产出率位居全国前列。特别是科创板实施注册制给硬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批企业技术研发实力雄厚,甚至是行业翘楚,市场潜力巨大。不少企业初步具备了上市条件。

  “我们只要找准问题号准脉,对症下药,结合黑龙江资本市场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形成合力,黑龙江辖区上市公司质量就能得到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基石将进一步夯实。”曹勇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