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6月25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通运输部:
空集装箱短缺情况得到缓解
● 本报记者 金一丹

  ● 本报记者 金一丹

  

  6月24日,针对目前国际集装箱班轮市场“一舱难求、一箱难求、运价持续上涨”现象,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冲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造箱企业加大生产力度,目前的月产能已提高至50万标箱,到5月份我国主要港口的空箱短缺量已经降到1.3%,空箱短缺情况得到有效缓解。

  供需矛盾导致运价上涨

  赵冲久表示,运价上涨是由供需矛盾决定的。“从需求的角度看,由于疫情的原因,国际上很多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都受到很大的冲击。我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保护得非常好,使我国进出口贸易需求大幅度增长。”赵冲久说。

  从供给的角度看,赵冲久表示,除了1%左右的船舶在修理以外,全球海运运力已经全部投入到运输当中,甚至包括部分非集装箱船,如杂货船也被用来承运集装箱。

  一些突发事件也对海运运力造成了一定影响。赵冲久提到,今年3月份,苏伊士运河的搁浅事故导致运河关闭了6天,开放以后船舶集中到港口,引起压港,致使整个海运效率降低。同时,一些区域性冲突也会导致局部航运市场受到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海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赵冲久认为,疫情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港口作业效率降低。疫情期间,港口作业工人要封闭管理,各个国家都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装卸效率降低。二是海运船员换班受影响。国际船舶的海运船员在各个港口都要换班,换班过程中受疫情防控影响,效率也会降低。此外,港口堆场不足等因素,也导致整个航运市场运输效率下降。

  空箱短缺量降至1.3%

  为解决海运运力紧张问题,赵冲久表示,交通运输部对国际供应链的稳定是有所作为的,做了大量工作,(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