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6月15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大积极因素助推 下半年经济稳中加固

  (上接A01版)并不会削弱各方对于中国经济稳步向好的信心。

  经济保持良好恢复态势

  分析人士认为,环比增速、结构变化、新动能表现、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等指标,将进一步凸显中国经济的良好恢复态势。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主管高挺认为,5月以来国内服务业强劲复苏,四五月PMI指数表现坚挺,以及前期复苏缓慢的行业逐渐迎头赶上,多重因素进一步支撑了市场对二季度季调后实际GDP环比增速将从一季度的0.6%升至2%的预期。

  “预计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速进一步加快,有望达到年内高点。”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出口、消费表现继续改善,制造业投资稳步加快,叠加一季度受冬季局部疫情影响形成的低基数,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速可能达到2%左右,成为全年高点。三四季度经济环比增速可能逐步向2017年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回归。

  诸建芳认为,制造业投资、服务性消费、商品出口三个积极因素将推动下半年经济稳中向好。“下半年经济会更多依靠内生动力的修复实现稳中加固。”他表示,二三季度的服务性消费将显著恢复。与此同时,餐饮、旅游、酒店、航空、汽车、家电、服装等相关消费行业将有亮眼表现。

  宏观政策需精准发力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宏观政策既要不急转弯、稳健回归常态,又要精准发力强弱项、防风险。

  “由于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错位,下半年可能需要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风险。”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应以我为主。财政政策需落实落细,提高支出效率,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发挥对优化经济结构的撬动作用。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看来,由于外需的不确定性较大,需进一步释放内需能力,巩固总需求,稳定经济恢复的基础。为此,要着力增强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和实效,积极增强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带动就业和居民消费。

  光大银行发布的报告认为,大宗商品价格走高,要求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更倚重结构性工具和改革手段,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对实体经济短板弱项和重点领域提供精准支持,提升政策质效。同时,避免脱实向虚导致市场非理性投机炒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