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19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市公司优秀党员风采”系列报道
全国劳动模范缪沅振:
党员初心如磐 奋进使命在肩
● 本报记者 吴勇

  ● 本报记者 吴勇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云南铜业党委坚持用好党建“法宝”激发内生动力,打造党建品牌引领改革发展,凝聚智慧合力,团结奋进创一流企业,实现“股东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搭建广阔平台。

  全国劳动模范——云南铜业玉溪矿业选厂技术员、工段长缪沅振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个走出大山走进企业的彝家汉子,感恩党跟党走,为了心中目标,甘于奉献,不畏清苦,以不忘初心为“圆心”,刻苦学习、精益求精,以坚守使命为“半径”,扎实苦干、不断奋进,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国家的前途命运、融入企业的前途命运,报效国家奉献企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感恩:

  这是产业工人大有作为的时代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缪沅振身披绶带,手捧证书,作为受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出席会议。

  缪沅振用17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热爱,诠释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云南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最美中铝人”及“最美云岭国企人”等荣誉,用亲身经历诠释了这是产业工人大有作为的时代。

  相比起荣誉,求职的经历更让缪沅振难忘。2003年,玉溪矿业的一则招聘通知改变了他的命运。缪沅振抓住了命运抛出的橄榄枝,从2000余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变为国企员工,他倍加珍惜,干起活儿来像个“拼命三郎”,每天口袋里装一个“小本儿”向师傅们请教,仅半年时间就掌握了球磨岗位的基本知识,率先独立上岗。

  担任班组长期间,面对矿石性质的突然变化,缪沅振跑遍每个岗位,将所有调整方法都用上了,却不见异常情况好转。当时就有组员说,“遇到突发状况都处理不好,你当班长,我们不服。”现场被组员“怼”了,使他决心再往一线沉,再到现场学。

  不服输的缪沅振心里憋了一口气,一个班就记录数十页笔记,每一个流程问题、每一个数据调整、每一个现象变化,都详细记录下来。回到宿舍,再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分析,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找老师傅请教,和技术员探讨,硬是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2015年末,云南省第十二轮职工技术技能大赛(浮选工)决赛举行。缪沅振深知这是他离梦想最近的时候,决不能在家门口丢了荣誉。在完成日常工作后,他一个劲地看书,在现场模拟竞赛。功夫不负有心人,缪沅振一举摘得桂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通过日常细心的观察记录和调整判断,缪沅振总结提出浮选岗位“三辨”“四调”和“稳当先”的操作方法,在对磨矿细度、矿浆颜色浓度、气泡大小进行辨别的基础上,采取调节水量、矿量、药量、充气量的方式,稳定提升浮选经济技术指标。这套工作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创新:

  磨选工段的“智多星”

  走进缪沅振日常的作业现场,一天处理矿石近15000吨,450余台固定设备轰隆作响,一年生产铜精矿含铜19000余吨、铁精矿40余万吨。在国内同类型矿山中,这是一份拿得出手的成绩,可缪沅振绝不满足于此。

  “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不断优化指标、降本增效。”缪沅振一方面在管理上强化激励,组织开展月度指标劳动竞赛,鼓励班与班比、岗与岗比;另一方面积极投入到“党组织带党员创效,党员带群众创新”活动中,从现场工艺流程改造着手,向低品位矿石要效率,带头完成大大小小20余次技改,引进了橡胶衬板、磁性衬板及新型起泡剂等新材料,完成了球磨机、浮选机等技改项目。通过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措施,材料成本大大降低,2016年,他所在的班组选矿单位成本较上级公司考核降低3.96元/吨,仅这一项就为企业节约成本1230万元。

  “刚参加工作时,入选矿石铜品位在0.8%左右,现在只有0.4%左右,要保证92%的铜回收率及20%以上的铜精矿品位,就要花更多心思。”正如缪沅振所说,哪怕是1%的指标提升,都需要100%的汗水浇灌。

  “想干,就有舞台,肯干,不会吃亏!”现场改造那段时间,缪沅振把铺盖背到车间,吃住在现场,监督改造质量,记录现场数据,从确定技改方案,到设备选型,再到现场安装调试……各个环节,他严格把控毫不含糊。就这样,在跟机器设备摸爬滚打、一点点加以改进的过程中,缪沅振练就了一身绝活儿:仅凭肉眼就可以分辨出精矿品位是否达到合格品位。

  “我就是笨办法,肯下工夫。”缪沅振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守得住、行得稳,凭着这股拼劲儿,让“最基层”的奋斗开花结果,让车间成为实现价值的大舞台。

  热爱:

  工人“学霸”带领团队革新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2018年,以缪沅振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他以磨选工段作为实操基地,借助劳动竞赛攻关关键指标,其中《新型起泡剂在大红山铜矿推广应用》项目、《提高一选厂III系列铁选矿综合指标》项目,为降本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累计创效1000余万元;他参与的《米底莫区域矿石选矿回收率技术攻关试验研究》,使米底莫矿石回收率的理论计算值提高到了79.43%,比原先增加了17.33个百分点。

  初始学历不高的缪沅振常怀“本领恐慌”,“只会操作、只懂技术还不够,要走得更远,必须加强理论学习,真正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就这样,缪沅振一边实践,一边提升学历,再用理论检验实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人“学霸”。2017年,他顺利完成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科学业,并在同年参加成人高考,顺利被武汉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录取,并于2020年4月完成了本科学业。

  “我就是热爱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很快乐。”这是缪沅振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透露出这个彝家汉子的朴实。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他积极推进“师带徒”“一对一现场操作培训”模式推广应用,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探索培养方式。作为一线管理人员,他始终把降本增效放在生产现场,开展“三率”指标竞赛,强化对关键指标攻关,用一批“小、实、活、新”特点的项目,为一选厂降本增效工作持续发力。工作17年来,他带出了20多个“徒弟”,组建了一支10名选矿技术员、30名技师、13名骨干组成的高素质团队,他带领的班组中先后涌现出了两名省级“巾帼标兵”、3名省级“选矿技术能手”,他自己也在2019年玉溪市“千人计划”中入选“兴玉技能大师”。他以热爱之心,为周边的人“赋能”,带领大家向更高标准进阶。

  始于初心,成于坚守。盘点缪沅振的点滴,从他走过的风雨彩虹中诠释了劳动伟大、创造光荣。他说,“为自己是一名矿工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劳动者而自豪,更为自己是一名党员而光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