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11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局新篇章 高水平开放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上接A01版)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稳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力争到2025年有新的重大进展;及时总结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国家对外开放平台的经验、做法,推动全国开放跃上更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必须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表示,加快提高开放水平,要实现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升级,争取扩大开放的主动权、话语权。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以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为“试验田”,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重点在负面清单、跨境数据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加大压力测试,参与和引领全球经贸规则变革。

  蔡庆锋建议,一方面,要持续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另一方面,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完善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在开放中不断巩固和拓展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让中国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充沛澎湃。

  为推动我国高水平开放迈出新步伐,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日前表示,商务部未来将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以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为平台,逐步走向以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为主的制度型开放;推动RCEP尽早生效实施。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对外开放会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上迈出新步伐。从重点任务看,一是营造出与高水平开放相配套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外金融机构平等竞争、深化合作、互相借鉴、促进创新。二是在扩大开放中持续提升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三是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宏观金融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最终全面与国际最佳实践对接,为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