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8版:基金人物 上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2月08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通基金何龙:
画一条“善良”的收益曲线

  □本报记者 张焕昀

  何龙,武汉大学金融学硕士,8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5年基金管理经验。2012年7月加入融通基金,历任金融行业研究员、策略研究员。现任组合投资部副总监,融通领先成长、融通研究优选混合、融通红利机会、融通新区域新经济、融通新蓝筹、融通通益混合、融通稳健添盈等基金的基金经理。

  短期波动小,长期能赚钱,各阶段不落后,如果真有这样的基金产品,一定会成为广大基民追逐的对象。如今,融通基金历时逾四年深耕布局,实盘操作超过三年时间打造的公共组合投资体系,正在无限接近这一目标。

  从2017年4月开始,融通公共组合投资体系率先运用在融通领先成长基金上,目前已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据银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融通领先成长在三个完整年度的业绩排名分别位居同类基金的前33%、25%、24%分位;三年累计业绩回报为105.35%,在355只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89位,位居前25%分位。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了融通领先成长基金经理何龙,为投资者解密融通公共组合投资体系的运作。

  构建“善良”的底仓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画出一条善良的收益曲线。”何龙坦言。

  如何定义善良?在何龙看来,即使一只基金产品收益率很高,如果持有人的真实收益率和基金收益率差别很大,甚至大部分持有人是亏钱的,那么这就是不善良的。也就是常说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何龙指出,这不能简单归因于持有人对基金频繁的申购赎回。申购赎回是客户用脚投票的权利,基金公司在向基民说明进行频繁择时交易危害的同时,也应该反思持有人为什么会频繁做波段。

  “我们能否从产品端来平抑客户申购赎回的冲动,提高产品的体验呢?”何龙表示,融通的公共组合策略应运而生,其追求的并非是简单的收益率,而是画一条善良的收益率曲线。通过优化多个维度的投资体验,让投资者持续获得正反馈,平抑择时冲动,增加产品粘性,提高实际持有收益率,让基金和基民双赢。

  投资者在选产品的时候,如何来看这个产品善良不善良,何龙用相亲的例子来类比:假如有三个相亲对象,三个人的身价都有1000万元。第一个人是本来创业成功赚了一个亿,但后来破产亏损,最后只剩1000万元;第二个人是一个正常上班的工程师,慢慢积累起来1000万元身家;第三个人是刚刚从澳门归来,靠赌博赢了1000万元。

  他表示,这就像市场上很多产品的收益特征。例如有三只基金产品,最近三年的收益率都是50%,但拆解开来其收益的来源可能完全不一样。第一只产品是净值暴涨翻倍之后,回撤跌落至50%;第二只产品三年时间净值一直向上,慢慢累积到50%的收益率;第三只产品是前两年半净值没有变化,最后半年暴涨50%。

  何龙相信,更多人相亲还是会选择第二个人,选择产品也会选择第二种。这样的产品才是善良的,表现可持续、可预期,心态自然就会稳定。

  他指出,通过调查发现,客户频繁的申购与赎回有三个原因:产品跟不住市场主线;净值波动太大;长期收益弹性低。因此,为了画出善良的收益曲线,就是要解决这三个痛点。如何解决这三个痛点?何龙认为,融通公共组合策略需要达到三个目标:

  第一,平稳穿越风格周期。在何龙看来,A股当中最不可控的风险在于市场风格的变幻。风格是人心的偏好,包括周期回归、大小切换、高低估值偏好等。在这其中,如果风格踩对,就具备天生优势,而如果没有踩对,则可能需要扛很长时间,经受很大的考验。与其去预测市场的风格,不如跟住市场主流的风格,并且在其中通过投研能力获取超额收益。融通公共组合策略在运作以来的每个阶段都跟住了市场最强的风格。

  第二,高频考核要稳定。对于客户而言,全市场基金产品每天的收益信息都非常透明,自己的产品短期如果业绩垫底,就会产生赎回的想法。融通公共组合每个月调仓一次,并且每个月目标都是排到同类产品的前50%分位。银河证券数据显示,过去三年融通领先成长每个月达标的概率为69%,这样稳定的历史业绩,也使得投资者的持有体验更加舒适。

  第三,长期超额收益要显著。从长期来看,国内主动管理的产品是能大幅跑赢指数的,如果融通公共组合每个月都能排到前50%,一年下来很大概率排到市场前30%,三年下来很大概率排到市场前10%,长期来看是具备显著超额收益的。市场环境越复杂,风格切换越频繁,融通公共组合的优势越能最大化的体现。

  “在切实解决投资痛点的基础之上,希望融通公共组合能够成为广大基民与机构投资者配置A股的底仓之选。”何龙坦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