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1月13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监管评级 划分四类机构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管公司分类监管
● 本报记者 薛瑾

  ● 本报记者 薛瑾

  

  银保监会1月12日发布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评级暂行办法》显示,保险资管公司监管评级以“赋分制”打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分为A、B、C、D四类。监管机构还设置了调整项指标。例如,对于出现特别重大风险事件的机构实行“一票否决”,直接定为D类。

  《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办法》发布之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为试运行期,期间暂不根据监管评级结果采取监管措施。分析人士指出,《办法》的出台,意味着保险资管行业进入分类监管时代,保险资管公司需“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

  从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

  监管评级主要从公司治理与内控、资产管理能力、全面风险管理、交易与运营保障、信息披露等五个维度对保险资管公司进行综合评分,满分为100分。

  监管机构在监管评级得分的基础上,结合日常监管情况,按照调整项明细对评级情况进行修正,形成监管评级结果。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分为A、B、C、D四类。其中,监管评级最终得分在85分(含)以上为A类,70分(含)至85分为B类,60分(含)至70分为C类,低于60分为D类。

  按照《办法》,不同类别的保险资管公司将被“区别对待”。例如,对于A类保险资管公司,以非现场监管为主,定期监测各项监管指标,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产品发行和创新等方面给予适当支持。对于D类保险资管公司,给予持续监管关注,加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依法限制其高风险业务,督促其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状况、降低风险水平,必要时依法采取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等监管措施。

  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

  分析人士认为,保险资管行业分类监管时代来临,保险资管公司需“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

  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28家,受托管理保险业超过70%的资金,资产管理规模近15万亿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大类资产配置、长期资金管理、固定收益投资等方面的能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核心优势,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同时,在机构性质、管理风格、受托规模、投资能力以及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化特征明显。

  平安资产董事长万放表示,《办法》针对不同类型机构,匹配差异化的监管指导和政策空间,意在严控行业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激发机构活力。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办法》有利于实现分类监管和差异化监管,有利于促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防范风险、合规经营和规范发展,有利于强化监管导向,促进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专注主业和特色,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泰康资产CEO段国圣表示,《办法》有助于形成更全面、更统一的行业规范,有利于保险资管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华泰资管总经理杨平表示,《办法》的出台,将促使更多保险资管机构将业务发展建立在综合能力提升基础上,将合规稳健的经营目标设定在经营效益之前,将全面风险管理能力、运营保障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和资源投入放在更重要位置,从而全面促进行业竞争力提升。(下转A02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