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机构天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德云:保险资管业要把握好四大机遇
□本报记者 薛瑾

  □本报记者 薛瑾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11月10日在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保险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挑战和机遇并存。

  曹德云提出,新发展格局下,保险资管行业要把握好四大机遇:要发挥保险资金优势,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做好长期资金的重要提供者;在产品创设和产品创新上发挥专长,做好大资管市场优质产品的供给者;发挥保险机构在负债端、资产端的专长优势,做好第三支柱建设和养老金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加快资产管理业务与最新科技成果的相互融合。

  支持实体经济及资本市场 

  曹德云表示,截至9月末,保险业今年已实现保费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7.2%,预计全年保费规模将超过4.5万亿元,“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基本能够实现。

  截至今年9月末,保险业总资产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4%,资金运用余额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更加稳健,其中投资各类债券7.6万亿元,占比36.6%;投资股票和基金2.7万亿元,占比12.9%。以多种形式投资各类项目5.6万亿元,占比27%,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

  “特别是中国银保监会今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涉及保险资管产品业务、金融衍生工具、投资能力建设、投资比例优化、投资工具开放等政策措施,对市场主体扩大投资空间、改善资产配置、提升风控能力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曹德云说。

  须把握四大机遇

  曹德云表示,从未来发展看,我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金融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保险资管行业要按照市场化、专业化、产品化、投行化、国际化、数据化的发展目标和贴近实体经济、贴近国家战略、贴近行业需要、贴近民生建设、贴近社会责任的投资原则,把握好以下四大机遇。

  一是发挥保险资金优势,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做好长期资金的重要提供者。作为金融市场上具有期限长、规模大、来源持续稳定,易于资本化优势的稀缺资金来源,保险资金可以在产业链优化调整和双循环格局构建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扩大直接融资,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的同时,也有利于扩大保险业参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产业融合,发挥协同效应,提高配置质效。

  二是在产品创设和产品创新上发挥专长,做好大资管市场优质产品的供给者。随着资管新规以及相关配套细则的出台,大资管进入公平竞争、融合发展、规范运作的新阶段,产品化是保险资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保险资管机构要找准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加快专业化、市场化、产品化、创新化建设,进一步疏通资产管理、金融服务、助力经济的渠道和路径,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资管产品。

  三是发挥保险机构在负债端、资产端的专长优势,做好第三支柱建设和养老金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保险资产管理业对养老产品开发、养老金管理和医养健产业投资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与第三支柱建设在业务协同、能力匹配、安全保障、效益合理、稳健运行等方面高度契合。未来,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发挥长期配置、大类配置和价值投资的专业优势,为第三支柱建设和养老金管理贡献更大力量。

  四是加快资产管理业务与最新科技成果的相互融合。做好数据化、信息化、科技化的先行者。保险资管业未来要加快科技赋能投资管理,通过智能投研、智能投顾、量化投资、精准营销等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解决方案质量;强化科技赋能风险管理。目前,已有部分大型资产管理机构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同时,要积极参与科技产业投资,发挥保险资金的优势,助力科技发展,分享科技发展的红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