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机构天下·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04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00后比90后少4700万?人口周期下,投资这样做!
□ 兴证全球基金 黄可鸿

  人口是影响经济长周期的重要因素,最近有一组上海出生人口数据在刷屏: 

  ◎ 1990年1月1日 上海出生2784人

  ◎ 2010年1月1日 上海出生1148人

  ◎ 2020年1月1日 上海出生156人

  数据显示,我国00后比90后少了4700多万人,年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少。人口对投资带来了哪些影响?怎样做好应对准备?

  从婴儿潮到“后浪”减少,怎么影响理财?

  在人口专家梁建章看来,人口也是影响金融市场、股票市场的重要方面。其《人口创新力》一书指出:“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其独特的人口结构,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我国人口数量的高峰(“婴儿潮”时期)出现于1962-1990年,在此期间平均每年出生2400万人;1991-2019年,平均每年出生1800万人。出生于“婴儿潮”时期的人们,通常只有一两个孩子,抚养子女的负担没有那么沉重。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储蓄率在50岁左右达到最高。对于出生于1961~1991年婴儿潮一代,储蓄高峰会出现在2012~2041年,所以房地产、股票市场将会拥有充足的流动性。

  未来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未来的老人对幸福感的需求只会更强,医疗健康产业、金融业、娱乐业、旅游业等行业都会受益于人口老龄化。此外,变老不是一件便宜的事,《人口创新力》指出:“在一个老龄化社会中,养老是昂贵的,政府可能会不得不降低养老金福利。因此,大多数人越来越多地需要依靠私人储蓄或者投资进行养老。”

  金融替代家庭经济

  “相比古代世界,现代社会将血缘关系从跨期交易中解放出来,生活也变得更加广阔。”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表示。

  在陈志武教授看来,金融产品部分取代了儒家“孝道”文化。以“养子防老”为例,它的背后蕴含着金融逻辑——父母养育子女、期待老后由子女赡养,本质也是一种隐性的投资。古代儒家“三纲五常”、“父母在,不远游”的文化,可以降低子女不赡养的“违约概率”,却以失去子女个人自由选择权为代价。

  现代社会中,完善的社会保障、金融产品,也让“养子防老”不必继续成为跨期交换、规避风险的主要手段,能给个人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增加长者的个人尊严。

  养老投资,为什么配置基金?

  面对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必要专门为养老留一部分资金。

  1、分散投资。诺贝尔奖得主马科维茨提出:多元化资产配置是投资的唯一免费午餐。目前许多家庭资产配置都过于集中在房地产。对于养老投资,股债投资能力长期优秀的基金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2、兼顾收益与波动。养老投资更注重控制风险和回撤。“养老FOF”致力于满足养老资金理财需求,由专业FOF投研团队优选基金,进行大类资产配置,在兼顾收益的同时更能有效控制波动风险。

  3、投资更灵活。为退休生活准备的资产,关键不在于快速致富,而是注重长期积累。养老FOF可以随时买入,相比房地产等投资更加灵活;在“最短持有期”结束后方可赎回,从时间设置上避免追涨杀跌损害投资收益。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收益有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本产品由本机构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养老目标基金,致力于满足投资者的养老资金理财需求,但养老目标基金并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

  —CIS—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