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7版:财富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博时权益投资成长组投资 副总监 蔡滨

  □博时权益投资成长组投资

  副总监 蔡滨 

  

  近两年A股板块轮动明显,消费、科技、医药、养殖、非银、黄金等行业板块轮番搭台唱戏。在经济改革转型的大背景下,预计未来A股整体呈震荡走势,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新兴行业以及传统行业优质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重选股淡择时

  关注成长赛道

  笔者的投资风格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成长赛道、稳健风格、均衡配置、长期回报”。具体来看,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持仓特点,注重权益类资产,专注于成长性投资。在持仓板块和行业配置上,80%是自下而上的精选策略;配置特征相对稳健,主要配置于周期、消费和制造板块,但整体行业配置较均衡分散,单一行业净值占比较行业平均值偏低;大部分权益仓位维持在50%-80%之间。

  第二是投资行为特点,换手率大概接近行业平均水平。从归因角度来看,成长性投资追求个股的风险收益比。因为A股市场波动较大,我们会适时兑现收益,这会带来一部分换手率;另外我们会控制风险,如果看错了,那么不管涨跌都要卖掉,这也会带来一部分换手率;此外,笔者持仓集中度偏高,风险偏好较低,相对重视风险收益比,注重回撤控制。

  第三是能力特点,股票市场是大类资产配置中最好的选择。行业上更加关注制造业,注重产业升级方向的选股能力和折射能力。从组合数据量化复盘来看,基本上主要收益都是由阿尔法来贡献的,因此,笔者更加注重选股,尽量减少择时。

  结构性机会仍存

  挖掘优质龙头企业

  预计未来全球宏观环境具有经济低增长、通胀及利率向下的特点,同时经济高杠杆和市场高波动特征仍然突出。从国内情况来看,未来国内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将保持灵活,股市微观流动性宽松但边际递减。虽然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经济基本面短期相对承压,但从长期来看,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将发挥显著作用。此外,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效率提升将成为未来经济基本面改善的主动力。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深刻转型,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迭代加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增长方向,全社会对它们的认同度高,投入不断加大,有希望成为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当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中位水平。从沪深300指数估值来看,当前市净率处于近10年以来64.47%分位,处于相对中位位置,结构性机会仍存(数据来源:Wind,2020年10月21日)。在经济改革转型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需持续关注流动性变化风险。

  持续关注产业升级

  和消费升级方向

  回顾三季度,板块表现分化较大、前期涨幅较大、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的TMT、农林牧渔、医药等板块涨幅落后或出现一定调整;行业景气度向好的国防军工、新能源以及免税等高端消费涨幅居前。在传统行业里,具有更多个股Alpha的汽车、机械、建材、化工等板块表现好于银行、地产、钢铁等偏周期性的板块。

  对笔者而言,更希望从中长期维度寻找投资机会。从2014年、2015年起我们持续关注国内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这两个大方向,未来5-10年这仍然契合中国整个转型升级背景,过往以劳动力密集、资金密集、土地消耗、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已无法持续,而新能源、智能制造、科技、消费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品质消费和品牌消费等方向趋势持续,也会反映到资本市场,相关行业和相关优秀公司会在这个过程中变大、变强,这成为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两大方向最主要的时代背景。

  具体到细分行业,对于赛道所处阶段性估值水平的把握也很重要。在上述这个大方向上我们的投资更专注于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希望企业的成长性与估值匹配,阶段性的好行业、好公司如果没有合适的价格,那么对于投资来说并不一定是特别好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好的价格配合。从整个市场来看,投资者都会关注这些方向,我们希望能以好的价格去布局这些优秀公司,力争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