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

  

  三、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变化

  (一)2017年合并报表范围变化情况

  公司原子公司江西洁美被公司另一子公司江西电材吸收合并,吸收合并日为2017年8月31日,江西洁美已于2017年11月13日完成工商注销手续。

  公司原子公司洁美光电被本公司吸收合并,吸收合并日为2017年10月31日,洁美光电已于2018年2月7日完成工商注销手续。

  (二)2018年合并报表范围变化情况

  2018年3月,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洁美,该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三)2019年合并报表范围变化情况

  无变化。

  (四)2020年1-6月合并报表范围变化情况

  无变化。

  四、主要财务指标

  (一)主要财务指标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

  注:上述财务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应收账款周转率=当期营业收入/应收账款期初、期末账面价值平均值;

  存货周转率=当期营业成本/存货期初、期末账面价值平均值;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总股本;

  每股净现金流量=当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期末总股本;

  每股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总股本;

  研发费用占比=研发费用/营业收入。

  (二)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10]2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公告[2008]43号)的规定,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情况如下:

  ■

  (三)非经常性损益明细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如下:

  单位:万元

  ■

  五、2020年三季度简要财务信息

  2020年10月24日,公司公告了《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简要财务信息(未经审计)如下:

  单位:万元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较2019年末增长10.46%。2020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详细财务信息参见公司在深交所网站公告的《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

  第四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除特别说明以外,本节分析的内容为公司2017-2019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及2020年半年度未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情况,涉及追溯重述的,采用重述后的财务数据。

  一、财务状况分析

  (一)资产构成分析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资产结构如下:

  ■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156,297.41万元、211,429.08万元、210,456.83万元和238,558.50万元。2018年末,随着业务规模扩大、营业收入水平增长,公司的资产总额较2017年明显增长。2019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变化较小。2020年6月末,因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和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公司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均较上年末有所增长。

  1、流动资产分析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流动资产构成如下:

  ■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流动资产分别为77,747.75万元、115,639.95万元、102,094.85万元和114,914.54万元。公司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上述资产合计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92.98%、95.39%、96.81%和97.52%。

  2、非流动资产分析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构成如下:

  ■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分别为78,549.66万元、95,789.13万元、108,361.98万元和123,643.96万元。公司非流动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构成,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上述资产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98.73%、98.49%、98.64%和98.71%。

  (二)负债构成分析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负债结构如下:

  ■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21,647.85万元、55,797.37万元、51,996.72万元和69,906.31万元。2018年末,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末增加了34,149.52万元,增幅为157.75%,主要是公司业务规模和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使负债规模相应增加所致。2019年末,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末减少3,800.65万元,减幅为6.81%,变化较小。2020年6月末,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末增加17,909.59万元,增幅为34.44%,主要是因为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营运资金需求增加,公司短期借款规模较上年末增加了19,351.51万元。

  1、流动负债分析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流动负债构成如下:

  ■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流动负债分别为17,903.04万元、36,781.37万元、32,439.14万元和47,297.4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流动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应付职工薪酬等构成,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上述流动负债占流动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2.44%、96.56%、82.62%和85.04%。2018年末,公司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18,878.33万元,增幅为105.45%,主要是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增加所致。2019年末,公司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减少4,342.24万元,减幅为11.81%,主要是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减少所致。2020年6月末,公司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14,858.26万元,增幅为45.80%,主要是短期借款增加所致。

  2、非流动负债分析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非流动负债构成如下:

  ■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744.81万元、19,016.00万元、19,557.58万元和22,608.92万元。公司非流动负债主要由长期借款和递延收益构成,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上述各项负债占非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100.00%、65.91%、71.30%和81.09%。2018年末,公司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15,271.19万元,主要是长期借款、其他非流动负债增加所致。2019年末,公司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541.58万元,增幅为2.85%,变化较小。2020年6月末,公司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3,051.34万元,增幅为15.60%,主要是长期借款增加所致。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偿债能力指标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与偿债能力相关的财务指标如下:

  ■

  注:上述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未考虑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2、偿债能力分析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4.34、3.14、3.15和2.43,速动比率分别为3.65、2.26、2.19和1.73。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保持在合理范围,短期偿债能力良好。

  2018年末,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2017年末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和营运资金需求增加,导致公司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相应增加。2019年末,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2019年度公司收回了较大规模的应收账款,使公司货币资金增加,同时公司偿还了部分到期的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使公司流动负债规模下降。2020年6月末,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2019年末略有下降,主要是流动资金需求增加后,公司增加短期借款所致。

  截至最近三年及一期末,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3.85%、26.39%、24.71%和29.30%。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公司偿债风险较小。2018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1)公司出于生产经营需要,增加了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2)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公司应付款项规模相应增加;(3)公司因2018年实施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形成了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其他非流动负债增加。2019年末及2020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波动处于合理范围,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比较稳定,未发生明显变化。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37.78、58.02、34.18和43.82。2018年度,公司利润总额较2017年度大幅增长,使公司2018年度利息保障倍数明显上升,其他期间公司利息保障倍数相对稳定,且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偿债能力较强。

  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合理,资产质量和流动性良好,符合所处行业特征,与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相符。公司偿债能力较强,可能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财务风险较小。

  (四)营运能力分析

  1、营运能力指标

  报告期内,与公司营运能力相关的财务指标如下:

  ■

  注:上述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当期营业收入/应收账款期初、期末账面价值平均值;

  存货周转率=当期营业成本/存货期初、期末账面价值平均值。

  2、营运能力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17、3.34、2.52和1.71。2019年度,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上年度有所下降,主要是2019年度受行业因素影响公司收入规模同比下降所致。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水平总体保持稳定,销售回款情况较好。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5.04、3.66、2.01和1.14,存货周转率总体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公司的采购、生产模式基本相符。2018年度,公司存货周转率较上年度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2018年末公司主要原材料木浆的价格下降,公司以较低价格储备了部分木浆,导致存货规模明显上升,影响了该年度的存货周转率。2019年度,公司存货周转率下降,主要是因为2019年公司下游行业进入调整期,受下游客户开工率下降的影响,公司出货量下降,影响了存货周转率。2020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年化后)较2019年度略有提升,主要是因为2020年上半年行业景气度回升,下游需求增加使公司产品销量上升,提高了存货的周转速度。

  整体来看,公司的资本结构合理,资产质量良好,资产周转能力与实际经营情况相符,公司具备较强的资产管理能力。

  二、盈利能力分析

  (一)营业收入分析

  1、营业收入构成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营业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9,641.15万元、131,110.40万元、94,851.95万元和62,323.49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9.44%、99.36%、98.69%和98.97%,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主要系处理生产中产生的边角料的收入,占比较小,对公司经营及盈利状况的影响较小。

  2、营业收入分产品构成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纸质载带、胶带、塑料载带、离型膜等,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产品构成如下: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纸质载带和胶带,上述两类产品收入合计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0%。公司产品还包括塑料载带、离型膜等产品。

  随着下游需求增长及公司产能扩张,2018年度公司纸质载带、胶带和塑料载带的收入较2017年度有所增长,三类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较为稳定。2019年度,受下游行业进入调整期的影响,下游厂商开工率下降,公司纸质载带、胶带和塑料载带的出货量均有所下降,导致收入规模同比下降。2020年上半年,5G等新产品落地使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景气度逐步回升,下游客户对公司纸质载带、胶带和塑料载带等产品的需求有所增长,使公司本期收入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长。

  离型膜是公司2017年IPO的募投项目之一“年产20,000万平方米电子元器件转移胶带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的主要产品,该项目于2018年投产并开始量产。公司离型膜产品尚处在进入市场的初期,正在逐步扩展离型膜的客户群体。2019年度及2020年上半年,随着公司不断开拓市场,部分新客户开始使用公司生产的离型膜,公司离型膜产品销售金额逐步增长。

  (二)毛利及毛利率变动分析

  1、毛利润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分产品毛利润情况如下:

  ■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实现的毛利润分别为39,988.65万元、48,582.26万元、30,991.89万元和25,738.56万元。与营业收入构成类似,公司毛利润主要来自纸质载带和胶带两类产品。2018年度,公司毛利润较上年度增加8,593.61万元,增幅为21.49%,主要原因是纸质载带收入增长带动了毛利润增长。2019年度,公司实现毛利润30,991.8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590.37万元,减幅为36.21%,主要是受下游行业去库存及更新迭代期的影响,客户需求下降,公司产品销量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进而导致毛利润下降。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润25,738.56万元,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12,596.33万元,增幅达95.85%,一方面是由于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使毛利润相应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产品需求增加带动了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加之公司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以及本期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上述因素导致公司本期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2、毛利率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分产品毛利率及其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

  ■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40.13%、37.05%、32.67%和41.30%,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相对稳定。其中,纸质载带的毛利率分别为40.46%、38.05%、34.02%和43.82%,胶带的毛利率分别44.41%、40.96%、37.37%和43.63%,两类主要产品的毛利率波动趋势基本一致。2019年度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产能利用率下降对公司的毛利率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2020年上半年,行业需求增加带动了公司产品利用率的提升,加之公司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以及本期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使公司毛利率较2019年度明显提升。

  (三)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大幅波动的原因

  1、营业收入大幅波动的原因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9,641.15万元、131,110.40万元、94,851.95万元和62,323.49万元,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31.58%、-27.65%和63.34%。

  2018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增长31.58%。主要原因是:(1)2018年下游行业需求大幅增长,尤其是前三季度,MLCC行业整体供不应求、产品价格上涨,公司客户为了提升产量过量囤积原材料,对公司薄型载带、胶带等产品的采购量大幅增加。(2)公司薄型载带、胶带等主要产品线的产能提升,加之公司持续进行技术与生产工艺改进,公司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定制产品的配套供货能力增强,获得了更多优质客户的认可,公司产品销量增长。(3)公司持续优化纸质载带系列产品的结构,增加后端高附加值产品如打孔纸带、压孔纸带的产销量。2017年度,公司分切纸带、打孔纸带、压孔纸带的销售额占比分别约为31%、54%、15%,2018年度上述比例优化为18%、70%、12%,分切纸带出货占比下降,而单价更高的打孔纸带出货占比上升。此外,针对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公司对产品价格进行了两次上调。产品结构调整及价格上调使2018年度公司纸质载带的平均价格较2017年度上涨,促进了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2019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减少27.65%,主要原因是:(1)在经历了2018年前三季度MLCC行业的涨价潮后,2018年四季度开始,公司下游客户由于前期备货过量,普遍进入了去库存的产业调整期。(2)电子产品逐步由4G向5G过渡,进入了产品更新换代期,行业下游呈现观望态度,部分产线大幅减产。上述因素导致公司下游客户开工率下降,为消化库存大幅度降低原材料采购量,导致公司销量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020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3.34%,主要原因是:(1)2019年11月以来,行业下游库存量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5G新产品逐步放量,下游客户开工率逐步恢复,采购量大幅增长,公司订单量大幅增加。(2)2019年上半年,受订单量不足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为38,156.09万元,较2018年上半年实现的59,788.13万元下降36.18%,这也使2020年上半年计算同比增长率时的比较基数较低;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2018年上半年增长4.24%,本期增长大部分属于恢复性增长。

  2、净利润大幅波动的原因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9,622.03万元、27,529.83万元、11,795.15万元和14,510.7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756.85万元、26,922.30万元、10,913.68万元和14,045.93万元。

  2018年度,公司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度增长43.53%,主要原因是:(1)在下游需求大幅增长和公司自身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作用下,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58%,带动公司毛利大幅增长。(2)公司持续保持较高的管理效率,发挥规模化优势,在营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有所下降。(3)2018年度受益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上升,公司财务费用中的汇兑收益增加。

  2019年度,公司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度减少59.46%,主要原因是:(1)受产业链下游去库存、电子信息产品处于4G向5G过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游客户开工率下降,影响了公司的产品销量,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7.65%。(2)公司以销定产,在销量下降的情况下产能利用率下降,受折旧及摊销等因素影响,产品的单位成本上升,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下降。(3)公司因实施股权激励管理费用有所增长;为保持产品竞争力和开发新产品,研发费用有所增长;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财务费用的汇兑收益少于上年同期。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公司期间费用总额较上年度有所增长。

  2020年1-6月,公司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增加8,845.16万元,增幅为170.07%,主要原因是:(1)5G逐步落地以及下游去库存基本完成后,下游客户逐步恢复生产,公司订单量大幅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34%。(2)公司产量增长带动产能利用率恢复至正常水平,加之公司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产品的单位成本同比下降,毛利率提升;在营业收入增长和毛利率提升的共同影响下,毛利同比增加12,596.33万元。(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使本期汇兑净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三、现金流量分析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现金流量基本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863.69万元、16,834.97万元、33,721.15万元和3,794.97万元。2018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现金流量净额均有增长,与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情况相匹配。2019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度同期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1)2019年公司收回了部分2018年四季度形成的应收账款,使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加;(2)受下游行业进入调整期的影响,公司产能利用率下降,相应地公司采购原材料支付的现金流出有所减少。2020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22,935.76万元,主要是因为本期产量、销量均大幅增长,公司流动资金需求增加,同时考虑到经营安全性,公司对主要原材料在合适价位进行了适量备货,上述因素使经营性现金流出同比增加。

  (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452.04万元、-19,847.79万元、-21,148.42万元和-17,314.91万元。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支出主要用于购建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厂房建设、机器设备采购与安装等,且公司因扩产支出的现金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

  (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3,100.25万元、15,612.95万元、-15,195.50万元和18,663.93万元。2017年3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63,600.00万元,除该次股权融资外,公司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借款筹资。公司根据日常经营与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调整债务筹资安排,不同期间借款筹资的金额波动较大,导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

  第五节 本次募集资金运用

  一、本次募集资金使用概况

  经公司于2019年9月12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2019年10月8日召开的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000万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拟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

  若本次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少于上述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在不改变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可以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体情况

  (一)年产36,000吨光学级BOPET膜、年产6,000吨CPP保护膜生产项目(一期)

  1、项目基本情况

  公司拟在浙江省安吉经济开发区内,新建生产厂房,新增BOPET膜(光学级聚酯薄膜)生产线及CPP(流延聚丙烯薄膜)保护膜生产线。整体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36,000吨光学级BOPET膜、年产6,000吨CPP保护膜的生产能力。其中,一期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8,000吨光学级BOPET膜、年产3,000吨CPP保护膜的生产能力。

  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60,091.00万元,预计使用本次可转债募集资金45,000.00万元,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2、产品的市场前景

  本次募投项目主要产品为光学级BOPET膜和CPP保护膜。

  (1)光学级BOPET膜的市场前景与竞争状况

  本次募投项目生产的光学级BOPET膜将主要用作MLCC离型膜、偏光片离型膜生产的原材料,其下游产品MLCC离型膜与偏光片离型膜的市场前景决定了光学级BOPET膜的市场前景。

  1)MLCC离型膜

  MLCC离型膜主要用于生产MLCC,MLCC因其用途广泛被喻为“工业大米”,主要终端应用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电子、智能可穿戴设备等。5G、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支撑了MLCC需求增长,也将带动MLCC离型膜需求增长。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为157.5亿美元,2019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预计约158.4亿美元,到2023年预计将达181.9亿美元;2018年中国大陆MLCC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34.2亿元人民币,2019年中国MLCC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约438.2亿元人民币,到2023年预计将达533.5亿元人民币。

  根据Paumanok数据,2019年全球MLCC出货量约4.5万亿只。假设单颗MLCC由400层单层堆叠而成,并假定单层MLCC面积为5平方毫米,生产单层MLCC所消耗离型膜的面积与MLCC的面积大致相当,估算2019年全球MLCC离型膜需求约90亿平方米。

  从供给角度看,目前MLCC离型膜的供应商主要是日本的帝人杜邦、三井化学、琳得科,韩国的SKC,中国台湾的南亚塑胶等,其中日本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MLCC离型膜生产厂商之一。

  从MLCC产业链来看,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内终端厂商开始将供应链向国内转移,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国内MLCC制造企业也在持续扩产,抢占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因MLCC离型膜对表面平滑性要求很高,目前国内能够生产MLCC离型膜的厂商极少,国内使用的MLCC离型膜主要依赖进口,进口替代空间较大。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也将加速MLCC离型膜的国产替代进程。

  2)偏光片离型膜

  从终端应用角度看,近几年伴随着应用终端向大型化发展,全球显示面板产能快速扩充,偏光片需求快速提升。目前大尺寸面板主要以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厂商为主,未来随着10.5代线产能的释放,中国大陆厂商的供应能力将超过中国台湾甚至韩国,成为最主要的大尺寸面板供应商。

  根据OFweek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偏光片市场规模约123.1亿美元。基于未来AMOLED对偏光片平均采用量的减少,以及大尺寸LCD对偏光片采用面积的增加,预计未来全球偏光片整体市场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到2020年,全球偏光片规模可达到132.5亿美元。根据Displaybank的数据,2019年全球偏光片市场需求预计为4.99亿平方米。假设生产偏光片所消耗离型膜面积与偏光片的面积大致相当,则2019年全球偏光片离型膜需求预计将达到近5亿平方米。

  从供给角度看,目前偏光片离型膜主要生产基地在日本,主要供应商包括三菱、东丽、琳得科、藤森等。偏光片生产需要透过离型膜观察偏光片品质,因此对于离型膜原膜有配向角要求,且对洁净度、平整度、均匀性等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尚无厂商规模化量产TFT偏光片用离型膜,个别厂商处于少量出货或送样阶段。与MLCC离型膜类似,偏光片离型膜领域有着极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2)CPP保护膜的市场前景与竞争状况

  本次募投项目生产的CPP保护膜计划主要用于铝塑膜、中小尺寸增亮膜、ITO膜等产品的生产,下游产品的市场前景决定了CPP保护膜的市场前景。

  铝塑膜主要应用于软包电池热封装制程中,随着软包电池在3C数码产品和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提高,国内市场铝塑膜的需求量增长较快。在消费类锂电池领域,虽然市场相对稳定,增长比较平稳,但是因市场基数大,市场需求量较大。在动力电池领域,2018年以前,软包电池企业装机量较小,且客户比较倾向于选择国内的方形电池及圆柱电池,市场需求量较小,但是随着对能量密度要求的提升,软包电池企业客户群体增加,软包渗透逐渐提高。申万宏源分析师预计,2020年软包电池对铝塑膜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4亿平方米。

  增亮膜作为TFT-LCD背光模组中的关键零组件,通过精密的微结构实现其光学功能,尤其是在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中,其微结构更加精密,为了避免在出货时精密微结构遭到破坏,中小尺寸应用领域的增亮膜都会使用CPP保护膜进行贴合保护。中小尺寸增亮膜的应用场景是中小尺寸LCD面板,LCD面板的市场情况能够较好地体现中小尺寸增亮膜用CPP保护膜的市场趋势。根据IHSMarkit数据预测,2019年中小尺寸TFT-LCD出货面积约6,990万平方米,根据理论测算对应的中小尺寸增亮膜用CPP保护膜约2.80亿平米。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智能手机、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市场应用的发展,中小尺寸LCD显示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同时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将会重新进入增长期,也将给整个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ITO导电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透光性、可挠性和轻薄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触摸屏、调光玻璃、太阳能电池、汽车玻璃、电磁干扰屏等领域,其中,触摸屏是ITO导电膜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消费电子产品,触控形式的广告机、ATM机及智慧金融终端等商用显示产品等是ITO导电膜的主要应用场景。根据富士总研(Fuji Chimera Research Institute,Inc.)的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ITO导电膜的出货量为3,042万平方米。

  综合上述CPP保护膜的市场需求情况以及终端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预计未来几年CPP保护膜的需求量在2万吨以上。但从供给角度看,目前国内铝塑膜、中小尺寸增亮膜、ITO导电膜使用的CPP保护膜主要由日韩企业供应,国产化率还较低,国内尚无具备批量化供货能力的供应商,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综上所述,离型膜、光学级BOPET膜、CPP保护膜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其产品的应用范围广泛,市场需求量较大,终端应用市场前景广阔。下游行业MLCC、偏光片、显示模组、触摸屏、软包电池等在国内的产能日渐提升,而现阶段配套原材料的国产化率较低,主要依靠进口,国产替代空间较大。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有望提升相关产品的国产化水平,推动相关产业的国产化进程。

  (3)市场开拓不达预期的风险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本次募投项目相关产品应用范围广泛,市场前景良好。为促进本次募投项目的效益释放,公司在技术、人员、市场等方面进行了相应准备,现阶段项目已经具备较强的可行性。但从项目建设到产品投放市场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期间宏观环境、行业状况、公司经营情况等可能发生变化,公司提醒投资者关注本次募投项目市场开拓不达预期的风险。

  公司将从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开拓不达预期的风险,具体包括:采购先进设备,提高生产能力;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利用客户与品牌优势,拓展客户资源等。

  3、与公司现有业务的联系与区别

  原膜项目(一期)的主要产品是光学级BOPET膜和CPP保护膜。其中,光学级BOPET膜是生产离型膜的主要原材料,未来主要由公司自用。本次募投项目是公司离型膜业务向产业链上游的延伸,是公司实现离型膜产业链一体化的重要步骤。

  PET原膜是离型膜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公司自身即PET原膜的使用者。公司在离型膜生产实践中发现,高品质离型膜对PET膜的外观质量、稳定性等要求较高,而现阶段难以找到合适的PET原膜供应商。PET膜本身应用范围较广,国内生产PET膜的厂商也较多,但没有厂商生产与高端离型膜配套的PET原膜,而普通PET原膜难以满足高品质离型膜的生产要求。相对于PET膜的整体市场需求,离型膜生产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大型PET膜厂商为离型膜生产配套原材料的动力不足。从境外市场看,高端离型膜制造厂商东丽、三菱等,主要向其本国供应商采购原膜,但境外原膜供应商的供货价格较高,且为了保护其本国企业竞争力,一般不向中国大陆生产企业批量供货,若公司向日韩原膜供应商采购,则生产成本高,且无法保证货源稳定性。PET原膜的市场供应情况,导致现阶段公司无法获得稳定的高品质PET原膜来源,也限制了公司离型膜产品品质的提升。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借鉴在纸质载带领域的实践经验,计划通过延伸产业链、掌握核心原材料,提升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在纸质载带领域,以往日本企业控制了纸质载带专用原纸的核心生产技术,公司创立之初需要向日本企业进口原材料,导致生产成本高,且无法获得稳定货源。为了提高原材料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决定自主研发纸质载带原纸的生产工艺。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践,公司逐步掌握了纸质载带专用原纸的全套生产技术和工艺,使公司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便利的新产品试制、更全面的配套服务以及更稳定的供应渠道。也是由于公司在产业链上的纵向延伸,公司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保证了原纸供应的稳定性,提高了纸质载带的产品质量,也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是公司在产业链延伸方面的又一次实践,本项目将延伸公司离型膜的产业链,使公司获得生产离型膜的高品质原材料,将明显提升公司离型膜品质,对公司拓展业务领域、提升综合供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实现公司业务从电子信息领域到光电显示、新能源应用领域的拓展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纸质载带、上下胶带、塑料载带、离型膜等,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片式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领域。本次募投项目的主要产品为光学级BOPET膜和CPP保护膜。其中,光学级BOPET膜主要用于生产MLCC离型膜、偏光片离型膜等,属于光电显示领域;CPP保护膜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用铝塑膜、中小尺寸增亮膜和ITO导电膜制程,分别属于新能源应用和光电显示领域。本项目的实施将实现公司业务从电子信息领域到光电显示、新能源应用领域的拓展,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有利于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

  (2)优化公司产品布局和收入结构,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从事电子元器件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纸质载带、上下胶带、塑料载带等。2018年底公司离型膜产线开始投产,现已实现对部分客户的批量供货,但产品还主要定位在中低端市场应用领域。离型膜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PET基膜,高端应用领域的离型膜对该PET基膜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稳定性要求较高,目前国内主要依赖进口,这也是制约公司及国内其他厂商生产高端离型膜产品的重要因素。本次募投项目的主要产品光学级BOPET膜可作为高端离型膜生产的原材料。公司通过延长产业链、控制核心原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离型膜品质,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将使公司新增光学级BOPET膜、CPP保护膜两种主要产品,可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优化产品与收入结构,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产品配套服务,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抗风险能力。

  (3)推动相关产品的进口替代,促进本土产业发展

  从全球范围来看,PET膜的主要产区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而我国正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终端产品及器件加工制造基地,亦是该产品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和地区。日韩等国开展PET膜研究的时间较早,已掌握产品生产的全套核心技术,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市场,而国内企业研发与生产高端PET膜的能力相对不足,目前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铝塑膜用CPP保护膜目前国内暂无企业可以量产并应用,大多向日本企业进口。

  本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提高国产光学级BOPET膜、CPP保护膜的市场供给,保证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产业上游国产部件的配套需求,促进我国功能性薄膜及其下游产业的发展及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5、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技术储备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新品开发与工艺技术改进,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和丰富的研究成果,既保障了公司现有产品的质量基础,也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些年公司研发、生产离型膜、胶带等产品过程中掌握的相关技术,与光学级BOPET膜、CPP保护膜生产的关键技术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公司已掌握的核心技术与已积累的生产经验,为实施本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围绕涂布等核心技术精耕细作,也有利于公司提高技术能力与产品品质。

  公司在光学级BOPET膜、CPP保护膜以及离型膜生产领域已掌握的核心技术及已取得或正在申请的相关专利主要包括:

  ■

  (2)人员储备

  如前所述,公司现有的离型膜、胶带等产品与新增的光学级BOPET膜、CPP保护膜在生产工艺与技术上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公司原有的研发、技术、生产团队在新项目上具备较强的实施能力。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次募投项目,公司引进了国内光学级BOPET膜、CPP保护膜领域的顶尖技术人员,相关人员在膜生产领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公司聘请日本膜领域专家作为BOPET膜技术顾问,对公司的BOPET膜技术研发和生产工作进行指导。

  为了更好地发展公司的离型膜业务,2019年公司对组织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将主要生产部门划分为主要从事薄型载带生产的载带事业群和主要从事膜产品生产的光电事业群。其中,光电事业群下设离型膜事业部、基膜事业部,公司根据各产品线生产需要配置了相关人员。

  (3)客户资源储备

  原膜项目(一期)生产的光学级BOPET膜将主要用作公司离型膜生产的原材料,公司对外销售的产品为离型膜。未来公司生产的离型膜将主要应用于MLCC制程和光学材料生产两大领域。

  MLCC离型膜的客户是MLCC制造企业,目前国内外知名的MLCC制造企业主要有日本村田、韩国三星、太阳诱电、国巨电子、华科集团、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等,均是公司现有薄型载带业务的主要客户。公司将继续加强与上述客户的合作,增强客户粘性,积极开拓并提升客户对公司离型膜产品的采购量。

  在光学材料离型膜领域,公司利用已树立的良好品牌形象和综合服务能力,积极进行客户拓展,目前已经与三利谱、盛波光电等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公司新购置的进口离型膜生产线投产后,公司生产的光学材料离型膜的品质将明显提升,公司在光学材料领域也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原膜项目(一期)规划中,光学级BOPET膜的设计产能较大,投资金额也较大,CPP保护膜的设计产能与投资金额较小,预计形成的收入规模也较小。公司生产的CPP保护膜将主要应用于铝塑膜、中小尺寸增亮膜、ITO膜等产品生产领域。目前公司CPP保护膜尚未投产,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也在与国内光学材料领域重点目标客户商谈合作事宜。

  综上所述,公司已经为实施本次募投项目做好了技术、人员、客户资源等相关储备,已具备实施项目的良好基础。

  6、项目投资构成

  本项目计划投资构成如下:

  ■

  (二)补充流动资金

  1、项目基本情况

  公司拟将本次募集资金中的15,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增强公司资金实力,进一步优化公司的资产结构,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专业为集成电路、片式电子元器件企业配套生产薄型载带系列产品的供应商,并且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需耗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近几年公司业务规模和营业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流动资金需求也随之增加,公司需要适当补充流动资金,以满足经营需求。

  使用本次发行的部分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可为公司的日常经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增强公司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第六节 备查文件

  一、备查文件内容

  (一)洁美科技2017-2019年度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2020年1-6月财务报表;

  (二)天风证券出具的发行保荐书和发行保荐工作报告;

  (三)国枫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

  (四)天健会计师出具的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鉴证报告;

  (五)中国证监会核准本次发行的文件;

  (六)联合信用出具的本次可转债的资信评级报告。

  (七)其他与本次发行有关的重要文件。

  二、备查文件查询时间及地点

  投资者可在发行期间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下午三点至五点,于下列地点查阅上述文件:

  (一)发行人: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君刚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207号耀江文欣大厦316室

  电话:0571-8775 9593

  (二)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天祺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85号

  电话:010-5670 2804

  投资者亦可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http://www.cninfo.com.cn)查阅本次发行的《募集说明书》全文及备查文件。

  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 11月02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