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殷勇:五维度推进北京
金融科技进一步发展

  (上接A01版)四是完善行业准入和监管规则,推动试点评估结果与监管制度完善更紧密地挂钩。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尤其是国际规则的制定。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金融科技创新伴随着一些不可预估的金融风险,北京各类金融机构聚集、金融交易体量巨大、金融创新活跃,给防风险带来较大挑战。对于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殷勇说,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如果是无序的,就会滋生很多风险。简要来说,金融风险主要来自实体经济领域、金融业自身以及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

  殷勇称,北京金融风险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首都金融业影响力大,有不法分子通过在北京核心区域注册公司欺骗广大群众,从事违法违规的金融业务。二是持牌金融机构异地经营带来风险。按照属地监管原则,注册地的监管部门“没得管”,实际经营地的监管部门“没法管”,容易造成监管套利和风险隐患。三是实体经济困难向金融领域传导的风险,特别是疫情对中小微企业造成较大冲击,也给金融机构带来风险压力。四是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7+4”类金融机构履行监管职责,但履行监管职责时间不长,相关制度待健全,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监管能力有待提升。

  殷勇强调,在风险防范和化解方面,首先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北京率先建立了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已运行两年多。今年,按国务院金融委要求,北京建立了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把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把“7+4”金融机构审批权上收至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其次,加强风险防范与处置。一方面,建立及早发现、打早打小、存量整治、应急处置和刑事打击“五位一体”的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建立专场专班,负责风险化解处置和帮助金融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注重构建金融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比如,对企业名称和业务范围中涉及金融方面的内容开展前置管理,加强企业网站注册的监督管理,完善企业入驻的物业单位信息申报管理。同时,着力夯实金融机构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责任。

  最后,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根基,北京要继续千方百计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为金融业防风险打下坚实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