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2版:基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国基金俞晓斌:震荡市演绎 “固收+”正当时

  ■ 富国基金专栏

  三季度以来,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逐步消退,前期处于危机应对模式的货币政策向常态化回归,信贷政策也更突出以保就业为核心的结构性特征。在此宏观环境下,资本市场无论是股市和债市,波动均有所加大。

  股市方面,以TMT及医药行业为代表的成长股,受疫情影响较小,部分细分行业甚至直接受益于疫情,叠加经济转型预期及宽松流动性、业绩估值双重驱动下,短期内累积了较大涨幅,进一步上行的动能减弱。而以金融地产、传统能源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尽管短期冲击已经减轻,但从中长期看行业增长动能将面临持续压力,所以经历短暂估值修复后,主流投资者也不倾向于继续大举介入。

  债市方面,7月中上旬市场调整幅度较大,后进入弱势盘整格局。曲线形态整体呈现一定的“熊平”特征,中短端债券收益率在资金价格上行带动下调整更为显著。往后看,预计经济整体复苏态势将延续,但斜率较前期更为平缓,利率债交易机会从空间及时间上需要继续等待。货币政策方面,尽管央行已经退出超常规的流动性投放,但短期内可能难以继续收紧,因此票息及合理的息差收益仍较有保障。

  在以上复杂市场环境下,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无疑会面临较大风险。投资人亟需能够在不同品类的资产之间动态调整、风险再平衡的产品。今年大放异彩的“固收+”产品当下或又成为较为合适的选择。而在“+”的范畴内,我们认为需要格外关注可转债品种,其作为一种收益风险具有非对称性,下行风险可控,向上机会可期的资产,在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兼具了防守与进攻的特征。从目前转债市场的容量看,上市公募可转债及可交债已有300多只,余额超5000亿元,板块和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始终存在,成为期望能分享权益市场收益、但风险偏好又较低组合的良好选择。从估值层面看,尽管转债指数已处于两年以来较高水平,但以转股溢价率为表征的转债估值目前仅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叠加金融、建筑、汽车等周期类标的正股估值也在合理水平,因此整体风险相对可控。纯债投资方面,经历5月至今的调整,以3年AAA信用债为代表的中等期限高等级品种收益率已经升至3.70%附近,配置价值逐步凸显,作为“固收+”的底层资产的风险收益比进入较优区间。

  富国基金近期发行一只以中高等级信用债和可转债(包括可交债)为主要投资标的“固收+”产品——富国双债增强债券型基金。该基金以信用债为盾,提供相对稳定的基础收益;以可转债为矛,谋求风险可控的超额收益,以期在目前震荡市场环境下、帮助投资人获得更多累积收益的途径。

  (文章作者为富国双债增强基金拟任基金经理 俞晓斌)

  —企业形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