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08月26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空凝视:“小渔村”
如何战胜全球4000个经济特区
本报记者 彭勇 王兴亮

  太空浩渺,宇宙苍茫。每当亚太6D卫星在数百公里外的高空,“眼光”掠过珠江口时,一定会为“家乡”——深圳感到骄傲。在过去40年里,这个被网友戏称为“小渔村”的地方,从一穷二白起步,创造出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2019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9万亿元,相比1979年的1.96亿元增长1.3万倍;2019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1.7万件,仅次于日本东京;40年,培育出华为、中国平安、腾讯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众多灿若星辰的创新型企业……

  据新华社报道,来自英国《经济学人》的评价称,改革开放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惊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在过去40年中,深圳做对了什么?

  坚定产业升级

  从“三来一补”走向科技创新

  今年7月,亚太6D卫星发射成功,鉴于技术含量高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亚太6D卫星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深圳星”。亚太6D卫星的“东家”是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这一航天业界新秀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宝安区。

  同样是在宝安区,1978年,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怡高电业厂诞生,生产电子零部件。此后,宝安区成为百万农民工到深圳的主要就业地。如今怡高电业厂已变身全国第一家劳务工博物馆,宝安区的经济闪光点也从打工经济跃升为“放卫星”。

  产业转型升级的路上,深圳从未止步。

  从“三来一补”起步,完成原始积累,上世纪90年代深圳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下决心淘汰一大批“三来一补”企业。1994年,有港商提出投资几千万元建设来料加工厂,被深圳拒绝,结果项目迁到了外地。宝安区领导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这些都心疼落泪。

  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基层干部不理解,但深圳异常决绝。1993年,深圳主动放弃加工贸易“红利”,停止登记“三来一补”企业。1995年,深圳明确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战略思想,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987年9月,43岁的任正非找朋友凑了2.1万元,在深圳注册成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一家模拟电话交换机的代理商。任正非后来回忆说,他们是利用两台万用表加一台示波器在一个烂棚棚里面起家的。工厂很落后,比珠三角“三来一补”的加工厂还可怜。

  1991年9月,华为决定告别单纯的代理商身份,开始自主研制程控交换机。为了激励员工,也为了坚定自己的决心,在动员大会上,任正非站在五楼会议室的窗边对全体员工说:“这次研发如果成功,我们都有发展,如果研发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任正非最初的选择充满了悲壮。

  上下同心,其利断金。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追求,拉动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飞奔向前。2016年,任正非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深圳当时的政策驱动力念念不忘:“深圳1987年18号文件明晰了民营企业产权。没有这个文件,我们不会创建华为。后来,华为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我们感到税负太重,很多同事说把钱分了算了。深圳1998年率先制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22条’,提出投资先不征税,(下转A02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