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06月19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易会满: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
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等创新制度
□本报记者 费杨生 昝秀丽

  □本报记者 费杨生 昝秀丽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8日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管理办法,推出小额快速融资制度,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

  总体保持稳健运行

  易会满指出,面对这次全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正加快恢复发展,中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总体保持了稳健运行,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是坚定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提前全面放开,6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顺利落地。QFII/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与境外机构投资者保持良好沟通、增进相互信任,外资总体保持净流入。加强与境外监管机构合作,共同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保持定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科创板制度创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改革等重大举措正陆续落地实施。

  二是坚持科学监管,在充分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体现监管温度和弹性。疫情发生以来,证监会一方面坚持按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和创新发展的机制作用;另一方面,辩证把握监管的原则性与灵活性,体现区别对待、分类施策的监管导向,较好实现了市场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三是强化各方协作,着力提升金融治理效能。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加强形势研判,加大了货币、财政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力度。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了正常开市和常态化运行,重点领域风险呈边际收敛,市场韧性明显增强,支持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直面新起点 担当新使命

  易会满说,新的起点需要新的眼界、新的格局和新的胸怀。证监会将继续加强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组织的广泛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共同建立打击跨境证券违法犯罪行为的执法联盟,共同解决加强全球上市公司审计监管合作的路径问题,共同维护各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些也是在新起点上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要求、新内涵。

  担当新使命,易会满指出,一是资本市场要肩负起助力更高水平开放的使命。证监会将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持续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扩大沪深股通投资范围和标的,不断丰富内地和香港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进一步拓宽ETF互联互通,共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二是资本市场要肩负起推动创新转型的使命。证监会将继续推进科创板建设,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抓紧出台科创板再融资管理办法,推出小额快速融资制度,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发布科创板指数,研究推出相关产品和工具。

  实现新愿景,易会满强调,要努力创造中国资本市场良好的发展生态。健康的市场生态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下转A02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