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周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风吹林花满地
海南橡胶向产业链上游攀升
□本报记者 齐金钊

  □本报记者 齐金钊  

  

  从“刀耕火种”式的人工割胶,到智能机器人自动割胶;从单一的出售天然橡胶初级原料,到乳胶枕头、乳胶床垫等深加工产品;从“靠天吃饭”,到探索天然橡胶收入保险……

  中国证券报记者前往海南橡胶调研采访发现,作为一家基于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吹拂下,海南橡胶正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做大做强做精天然橡胶主业,并抓住政策红利,发力热带高效农业、文旅健康产业,向产业链上游攀升。

  人工智能、大数据

  橡胶园里藏着“黑科技”

  4月初,距离天然橡胶收割季还有一个月时间,海南橡胶位于澄迈的红光分公司橡胶林里,几个特殊的身影提前忙碌了起来。

  在电脑遥控下,一辆微型坦克样式的智能机器人正在橡胶林里行进。每走到一棵橡胶树前,这台机器人便通过机械臂末端的摄像头,自动对准树干上二维码样式的标签,识别这棵橡胶树的相关生产数据。随后,机器人顶端半圆形的刀片精准插入橡胶树干上,割下一层厚薄、深浅适中的树皮,乳白色的天然橡胶原液缓缓从刀口处渗出,流入收集装置内。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这是海南橡胶联合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来的林间智能割胶机器人。“它综合运用了视觉伺服、多传感器一体的组合导航、无线充电等技术,目前属于国内首创。”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孙尧表示。

  除了智能割胶机器人,在这片海南橡胶着力打造的“智慧胶园”中,藏着的“黑科技”还有不少。在附近另一片橡胶林中,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每棵橡胶都被“绑”上了一套自动割胶收集装备。“目前已经有几千台这样的‘一机一树’自动割胶机投入应用。相比人工割胶,这种智能割胶系统可以极大节省人工,提升效率,产量也会更高。”参与该项目合作研发的中创瀚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郭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智慧橡胶园是公司近年来公司探索主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利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传统的橡胶种植正在焕发新生机。”海南橡胶总裁李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未来随着“智慧橡胶园”体系的成熟,可以用机器逐渐代替人,对橡胶园的土壤、树龄、产量实现自动化监控,进而对橡胶园内的生物性资产形成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便于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变化主动调整前端采集生产全过程,从而彻底改变传统橡胶园“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面貌。

  延伸做精产业链

  自贸港建设带来新机遇

  乳胶枕、乳胶凉席、乳胶床垫……在海口市区一家乳胶制品体验馆内,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这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天然橡胶制品。店员介绍,这些产品从原料到加工正是出自海南橡胶之手。

  李超介绍,海南橡胶拥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基地,原料优势明显。近年来,受国际天然橡胶原材料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公司主业一度处于亏损区间。为改变这一颓势,公司近年来提出了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天然橡胶主业的战略思路,根据市场行情及产能匹配情况,通过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做大天然橡胶的附加值。目前,公司公司已确立“大浓乳”战略,以“美联”牌浓乳为龙头带动品牌发展。此外,面向C端消费者,公司收购了爱德福乳胶制品公司,相关乳胶生活用品已进驻全国各地商店及网上购物平台。

  围绕天然橡胶做文章,海南橡胶的科技“含金量”越来越高。近年来,海南橡胶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9项,获批省级科研项目8项,还成立了多个下属科研机构,科技兴胶的格局初步成型。

  除苦练“内功”外,自贸港建设机遇也给海南橡胶注入了制度创新的活力。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海南橡胶探索的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制度就入选了海南自贸区(港)第一批制度创新案例。

  李超介绍,近年来国际胶价持续低迷,天然橡胶价格从2011年的4.2万元/吨跌到目前的不足万元/吨,跌幅近80%。在引入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制度后,公司相关产品直接对标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力合约的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保险期内,一旦期货平均价格低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价格,保险机构便对海南橡胶集团低于成本的差额部分给予赔付。另外,因自然灾害引起的产量损失部分,保险机构也予以赔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