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03月23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部门齐发声:因时因势调整政策
目前断定全球进入金融危机为时尚早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赵白执南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赵白执南  

  

  多位监管部门负责人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预期比较稳定,宏观政策空间和工具储备充足。金融系统将按既有政策框架和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实体经济逐步改善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实体经济活动逐步改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未来将根据中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实际,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应对复杂形势带来的挑战。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介绍,银保监会抽样调查显示,企业账户活跃度明显提升,企业资金往来、资金周转速率明显加快,3月初的样本小微企业账户动账率比2月下旬提高29个百分点,反映经济活跃度逐步恢复。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从“增量、降价、提质、扩面”等方面强化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服务,特别要对民营制造业加强服务。

  陈雨露表示,202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既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又能够防范信用收缩的风险和经济下行出现叠加共振,处理好稳增长、防风险和控通胀的综合平衡关系。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分阶段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始终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特别是要实现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可以略高一些;二是充分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独特作用;三是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四是要加大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发行金融债券的支持;五是继续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

  陈雨露表示,疫情对供给、通胀的影响可能还会短期持续一段时间。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民经济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生产会逐渐跟上来,商品供给正在逐步改善。所以,物价整体形势会逐渐趋于缓和,在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预计出现逐季下降态势。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基础。

  政策工具储备充足

  陈雨露表示,近期国际疫情扩散蔓延,受此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欧美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股市已平均下跌30%左右,这种情况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目前断定全球进入金融危机为时尚早。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发生之后,我国金融市场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高度稳定性,波动幅度很小。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市场预期比较稳定,宏观政策的空间和工具储备充足。”陈雨露强调。

  陈雨露称,下一步,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按照既定方针和既有政策框架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信贷市场和外汇储备规模,拥有世界第二大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保持好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就是对全球金融稳定的重大贡献。二是积极参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国家外汇局副局长宣昌能认为,短期内美元流动性趋紧和美元指数上涨不可避免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产生影响。对此,要加强监测,积极稳妥应对。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基本面、货币和金融条件将成为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有力支撑,人民币汇率会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