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第三届海外基金金牛奖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外开放奏时代强音 中外机构迎同台竞技
□本报记者 吴娟娟

  □本报记者 吴娟娟  

  

  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中国资管机构与全球资管机构同台竞技时代来临。

  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10月1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2020年4月1日起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等对外开放政策。目前,多家外资机构正积极筹备申请独资公募基金公司牌照,预计2020年上半年将有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获批。12月20日,欧洲资管机构东方汇理与中银理财联合设立的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合资公司将由外方控股。

  中国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增强了海外投资者信心。2019年指数公司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指数先后纳入A股,海外被动资金持续流入。同时,越来越多的中资资产管理机构进军国际市场,在国际资管市场上发出“中国声音”。

  中国证券报自2017年推出海外基金金牛奖,旨在扩大海外基金行业的优秀管理机构和投资经理知名度,帮助内地投资者在海外投资时甄选优秀的资产管理机构;通过建立海外证券投资基金和投资经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和交流平台,推广海外优秀机构在投资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促进基金行业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外资多渠道投资中国

  日前,外资可通过沪港通、深港通、QFII、RQFII、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债券通等渠道投资中国市场。伴随着投资渠道多元化,外资配置中国的比例持续提升。

  股票投资方面,不少外资机构提升组合中的A股仓位。2019年10月,晨星发布统计数据显示,大型外资公募基金(规模10亿元以上)的A股持仓中位数在过去3年接近翻倍,从2016年的5.8%提高到2019年的10.5%。例如,富达中国聚焦基金(Fidelity China Focus),其2016年A股投资比例为5%,2017年以后保持在8%;瑞银中国机遇基金(UBS China Opportunity)在2017年以前几乎没有涉足A股,但在2018年市场震荡时逆向加仓A股至8%,2019年初仓位则提升到10%左右;安硕MSCI中国ETF(iShares MSCI China ETF)是指数基金巨头贝莱德参与A股投资最大规模的基金,其组合中A股占比在2018年5月和2019年5月两个时间节点明显跳升,与MSCI提升A股纳入因子的时间吻合。

  除资产管理机构外,包括养老金在内的国际“大金主”也将增配中国资产提上议程。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亚太区外部资产管理负责人Ted Lee表示,他们近期获准将高达三分之一的资产投向新兴市场,其中中国将在新兴市场中占最大比重。

  全球对冲基金竞争激烈

  纳斯达克旗下基金研究机构eVestment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球对冲基金管理规模约3.285万亿美元,与年初相比全行业净流出815.3亿美元,直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净流出额度最大年份——2016年的1120亿美元。而2019年前11个月,对冲基金行业平均收益率达8.01%,显著强于2018年,但大幅跑输同期标普500指数27.63%的收益水平。这导致投资者纷纷选择撤离,全球对冲基金面临严峻挑战,不少国际对冲基金开始降低管理费和业绩报酬费。目前全球对冲基金行业中,仅少数机构维持管理费2%、业绩报酬费20%的惯例。

  全行业面临挑战,亚太地区对冲基金尤其如此。目前,北美依然是全球对冲基金行业的主战场。来自另类投资研究机构Preqin的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无论是数量还是管理规模,北美对冲基金都占据了主要地位,其次是欧洲对冲基金,再次是亚太地区对冲基金。机构数量方面,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北美对冲基金达3446家,欧洲对冲基金为930家,亚太对冲基金为753家,全球其它地区对冲基金229家。

  策略分布方面,北美、欧洲对冲基金相较亚太对冲基金也更加分散。例如以基金数量计,北美对冲基金中股票策略基金、事件驱动策略基金、信用策略基金占比分别为43%、14%、13%。欧洲对冲基金中,同样以基金数量计,股票策略对冲基金、宏观策略对冲基金、管理期货策略对冲基金占比分别为33%、14%、13%。亚太对冲基金中,股票策略对冲基金、多策略对冲基金、相对价值策略对冲基金占比分别为59%、10%、7%。从细分的亚太对冲基金来看,香港对冲基金中,股票策略对冲基金占比61%,多策略对冲基金占比11%,事件驱动对冲基金占比8%。而香港证监会的数据显示,香港对冲基金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其中56.4%的机构管理规模在1亿美元之下。

  顺应中资机构出海趋势

  在全球资管市场竞争中,中资资管机构正发出越来越强的“声音”。

  据南方东英资管介绍,总体来看,中资资管机构的海外产品线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以大中华区投资标的为主。但近几年,中资机构根据自身优势和国际投资趋势开始发展更多元化的产品线,以适应不同市场环境下客户的多元投资需求。同时,开始将目光投向大中华区市场以外,实现投研团队的多元化,吸纳具有全球市场投资经验的优秀人才,锻炼自身全球资产投资和研究能力。

  顺应全球资产管理机构提升中国市场配置比例和中国资管机构融入全球市场的进程,中国证券报启动海外基金金牛奖评选。本届评选由中国证券报主办,海通证券协办。在奖项设置上,考虑中资机构出海和外资机构投资中国的实际情况,本届评选共设置三类奖项:海外私募基金类(公司奖与基金经理奖)、RQFII基金类(产品奖)和互认基金类(产品奖)。

  评选经过数据收集、数据清洗、评委评议、尽职调查、公布结果等阶段,以量化指标为主,定性考察为辅。评委通过尽职调查考察参评机构投资风格稳定性、业绩可持续性,补充、完善定量评议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8月举行的第二届海外基金金牛奖颁奖典礼上,获奖机构和与会嘉宾指出,全球正进入资产再配置时代,中国市场投资机遇不容忽视。这一洞见在今年变成现实。全球资产管理机构正在调整全球配置,不断提升A股在组合中的配置比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