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市场扫描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风险管控
深化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本报记者 周璐璐

  □本报记者 周璐璐 

  

  日前,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中信期货和民生银行等机构主要承办的风险管理与场外衍生品发展论坛在第15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期间顺利举行。

  该论坛以“期货市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对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经验交流,同时围绕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发展与风险控制等话题做了深入探讨。

  场外衍生品业务增长迅速

  “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好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中信期货总经理方兴表示,“场外衍生品市场和场内衍生品是相互促进,互相发展,两者构成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

  在发挥金融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过程中,方兴认为,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凭借其专业性在合作套保、仓单服务和场外期权等方面为企业保驾护航。

  2012年12月,风险管理子公司顺势而生,迄今已走过7年发展历程,也取得瞩目成绩。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王颖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衍生品交易未平仓名义本金为1534.5亿元,与2018年末的未平仓名义本金相比增长139.15%;其中商品类达1310亿元,占比80%。相比之下,证券公司在场外衍生品业务方面的增长不及风险管理子公司同期涨幅。截至今年6月底,证券公司开展的场外衍生品业务未平仓名义本金是4602.2亿元,与2018年末相比增长32.9%,其中商品类占比为35.3%。

  “场外业务仍是一片‘蓝海’,期货公司在商品类场外衍生品的设计上以及在风险管理上仍然有较强优势。”王颖称。

  三大风险需要管控

  方兴指出,场外衍生品市场正在成为我国衍生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帮助风险管理子公司与实体企业实现一对一交易,更好满足企业个性化和清晰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在王颖看来,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不仅面临着行业内的竞争,也面临着跨行业的、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还面临着跨领域的、来自其他现货贸易商的竞争。

  “在这种竞争态势下,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应当寻求发展模式的突破,探索与现货商开展合作,借助现货资源优势来丰富自己的产品设计能力,提高自己的定价能力,最终提升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王颖表示。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交易主管张惠梓则表示,经验表明,开展商品场外期权业务过程中,主要在三方面存在风险:一是市场风险;二是操作风险;三是对手方风险。

  具体而言,“市场风险指开展场外期权业务必须承担的风险”,张惠梓指出,“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就是风险的定价和转移,企业客户把风险转移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专业人员的能力把市场风险通过期货或是其他期权的形式在市场上对冲掉”。

  “操作风险是要杜绝的”,张惠梓表示,商品场外期权是场外交易,从询价、报价、交易达成、对冲,建议每个环节都实行双人复核制度,交易达成之后通过中台和交易主管的双重审批。

  至于对手方风险,张惠梓表示,风控部门、专门的交易对手管理、风险管理团队应严格控制每个交易对手的准入和授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