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18年的低迷后,2019年A股市场迎来一大波上涨。截至2019年8月31日,沪深30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6.20%、28.82%。市场回暖,令主动权益基金再度受到投资者关注。今年以来,有超过七成的主动权益基金相对基准获得正向超额收益,分析原因,白酒、猪/鸡概念、科技板块共同带动主动权益产品阶段收益领跑。
拉长周期来看,截至2019年8月31日,过去3年沪深300、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14.18%和-26.50%,而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超额收益3.22%,其中,半数以上产品获得正向超额收益。
主动股票+强股混合表现较优
分析各细分类别主动权益基金长期超额收益表现情况。整体上,主动股票+强股混合长期超额收益表现相对较优。
具体来看,一是2016-2018年期间,由于市场波动加剧、风格切换,导致期间主动股票+强股混合整体超额收益为负,除此之外,其余各期持有3年均能相对基准获得正向超额收益。二是主动股票+强股混合基金各期整体超额收益均跑赢股混基金平均水平。三是从获得正向超额收益的产品数量占比来看,同样除了2016年-2018年期间外,多数主动股票+强股混合基金持有3年能够相对基准获得正向超额收益。四是平衡混合型中获得正向超额收益的数量占比也较高,稳定性也较好,但由于其股票仓位上限偏低,业绩弹性偏弱。
超额收益表现存在波动性
然而,基金的超额收益和业绩表现一样,也存在较大波动性。我们剔除仓位的影响,选择股票仓位相对较高的主动股票和强股混合型2类产品,分别统计历史上连续2年超额收益排名均位居前1/2的产品数量占比,发现这一比例整体在50%上下浮动。进一步,连续2年超额收益排名均位居前1/3的产品数量占比在33%上下浮动。事实上,在剔除契约影响之后,基金超额收益表现同样受到短期市场趋势、风格以及基金经理变更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那么问题来了,广大投资者该如何挑选主动权益产品?
在上一篇报告中,曾提到股票ETF作为机构“代言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投资者指引方向。在主动管理的权益产品中,机构聪明的资金又在关注哪些产品呢?
机构青睐工具属性高产品
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中心自2018年2季度开始推出《公募基金的工具属性评级一览》系列评级报告,每季度更新评级结果,旨在从跟踪误差、信息比率、相对基准的最大回撤率、基金经理稳定性等多个方面对基金进行综合评价,力求能够更加准确的分析公募基金的风险和获取超额收益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加高效的研究支持,方便筛选投资。
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更加青睐工具属性高的基金。以主动股票开放型以及强股混合型基金为例,获得五星评级的基金在2019年年中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平均为43.68%,而一星级基金的平均机构投资者占比仅为12.92%,两者相差超30个百分点。这也说明很多机构资金已经开始关注风格稳定、超额收益稳定的基金。
历史的表现不代表未来。这些机构青睐的工具属性评级高的产品,在之后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超额收益表现是否依旧较好?是否能有较强的延续性?
为了有充分的业绩验证时间,以2018年2季度工具属性结果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一是各星级基金在未来一年(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的超额收益平均排名分位点整体呈现逐级提升的趋势(分位点越大,超额收益越高);二是从变动来看,5星级基金在前后2期超额收益平均排名分位点几乎保持稳定,而其他星级产品的表现出现一定波动。三是统计各个星级中连续2年超额收益排名均位居前1/2的基金数量占比,可以看到,5星级基金这一比重超过55%,而1星级产品的比重仅为14.18%。
整体上,中国的主动权益基金具备获取长期超额收益的能力,但短期存在波动,且伴随行业发展,产品数量不断增多,投资者选择的难度提升。聪明的机构资金开始关注一些风格鲜明、超额收益稳定的基金。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推出的工具属性评价,重点关注基金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差异,正好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这样一份“言行一致”的投资名单,助力投资者配置主动权益产品,获得超额回报。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基金历史数据进行的客观分析点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