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与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25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活力迸发
金融业加速开放好戏连台

  (上接A01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强调,特别欢迎那些拥有良好市场声誉和信用记录,在风险管控、信用评级、财富管理、专业保理、消费金融、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专长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丰富市场主体、创新金融产品、激发市场活力。

  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杨荣表示,引进一些高水平外资金融机构,尤其是吸引更多经营稳健、具有特色的外国银行来华经营,可以一起推动中国银行业的高质量竞争,提高竞争效率和水平,进而推动整个中国银行业、中国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认为,开放市场中的金融业要通过开放合作,各展所强,各补所需,实现互利共盈,共同发展。此外,要有更加主动的创新意识。金融开放为金融创新创造了更多机会和条件,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断引入来自全球先进的创新要素和现代科技,培育开放创新的理念和模式,以此激发出源源不断的金融创新动力。

  持续提升监管水平

  在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持续提升监管水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仍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开放并不意味着不监管,而是需要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和内资机构一样的审慎监管。

  刘桂平表示,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防控风险的要求更高,要全面提升主动管理风险的能力,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合规意识,筑牢风险控制的底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郭树清指出,金融管理部门今后将更加注重专业性、审慎性、稳定性,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偿付能力、流动性、资产分类、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市场声誉、合规记录、过往业绩等为主要内容的全面风险监管体系。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行为监管,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等手段揭示风险,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对于严重违法违规、不审慎经营的机构,将依法予以严惩直至市场退出。

  与此同时,要不断完善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方法。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管的制度建设。在减少机构准入数量限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审慎性监管,确保引入机构具有优秀的专业能力,良好的风控能力和充足的资本实力。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深化与境外监管机构的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证监会还将做好有关政策实施效果的动态评估工作,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加强审慎监管和风险防范,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定,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