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11版:股权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前景乐观

  在日前举办的“2019诺亚财富第二届粤港澳湾区论坛”上,远翼资本董事总经理杨俊对记者表示,包括健康医疗在内的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具备足够大、足够深、长期需求、政策开放等特征。杨俊以医疗领域的心脏支架为例解释,随着国内医保相关条件改善后,国内药企面对国外这类产品竞争时优势也非常大,“这是关乎到每个人和国家的大产品,在做好细分行业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会持续布局这样的优质行业。”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医疗健康股权投资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达到1340起和976亿元,无论是投资数量还是投资金额都是增长最多的行业之一。若叠加上“互联网”这一方兴未艾的“商业与资本助推器”,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规模已从2012年的67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近40%。并且,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科技的不断升级,互联网医疗规模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900亿元。

  “影响PE投资收益的三要素有经济走势、资金募集难度、投资者情绪。”诺亚财富华南区域CEO陈钢对记者表示,2018年-2019年是整个PE资金的募集困难期,但越是募集难的时候,反向操作反而可以买到最合适价格的PE,目前来看是比较理想的环境。

  诺亚研究工作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完成募集的基金规模已从去年底的61亿美元回升至115亿美元,完成募集的基金数量也从最低点的29只提升至50只,但中国大陆私募股权市场的可投资金额(Dry Powder)从2007年开始进行连续增长后,在2018年底开始拐头向下。截至2019年5月底,可投资金额比去年底减少了8.7亿美元(4.4%)。但另一方面,诺亚研究工作坊指出,(包括健康医疗行业在内)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募集完成的基金数量有抬头趋势,基金规模也跃居整个年度平均值之上,募集完成基金趋势向好。市场人士认为,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结构优化与柔韧性持续释放,医疗健康投资领域的高估值压力会随之减缓,医疗健康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仍十分乐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